我县工业能源消费呈现六大特点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末年,我县工业企业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生产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77亿元,增长5%,实现利润21293.1万元,增长4.7%。这一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我县不断加快工业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企业加强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增效成果明显。
2005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主要呈现以下六大特点:
1、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下降,节能成效初显。年报资料显示,2005年我县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77亿元,同比增长5%;综合能源消费量15.6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减少0.78万吨,下降4.7%(电力折标系数相同),说明我县工业企业节能初见成效。
2、主要能源消费品种保持相对稳定,但消费结构略有变化。2005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紧紧抓住能源市场供给变化的新形势,在煤炭供给偏紧及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积极利用替代能源,保证了各项正常生产消费需求,主要能源品种消耗:原煤83701吨、油品1743吨、电力39505万千瓦时、木柴45405吨。但消费结构略有变化,按标准煤计算,2005年原煤消费量占全部比重为38.2%,上涨了0.9个百分点,比重由去年的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电力消费量占全部比重为31.1%,减少8.6个百分点,比重由去年的第一位降至第二位;油品和其他能源的消费量占比重也分别上升了7.4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
3、原煤消费量相对降低,但仍是我县能源消费主材料之一。全年共消费原煤5.98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下降2.3%,占全县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38.2%。其中年耗上万吨标准煤的企业有元立集团有限公司和凯恩集团有限公司,消费量分别为39606吨标准煤、10822吨标准煤,同比增幅分别为-9.7%和3.1%,两个企业占原煤消耗总量的84.3%。
4、油品消费量上升且消费集中。全年油品消费合计1743吨,同比增长22.4%。其中煤油全年消费量达11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3.5%;汽油全年消费量851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13.1%;柴油全年消费量772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8.7%。油品消费主要集中在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三个行业消耗的油品分别占总量的58.6%、14.2%、10.6% 。
5、电力消费量呈回落态势。05年规上企业共消费电力39505.66万千瓦,同比下降25.4%。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其制品业这五大支柱产业共消耗电力37359万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的94.6%。导致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元立集团的炼钢车间停产,所用的钢锭现由衢州分公司直接冶炼,因此年消耗电力由去年的38301万千瓦时,减少至23642万千瓦时,下降38.3%。
6、工业生产消费继续占绝对地位。 由于企业改革,非生产性事务逐步从企业分离出去,所以企业的非生产性能源消费进一步萎缩,能源消费更加集中于生产为主。全年能源共消费15.63万吨标准煤,其中生产消费15.42万吨标准煤,占全部企业的能源消费量的 98.7%;而非工业生产消费仅0.21万吨标准煤,所占比重仅为1.3%。
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大力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各企业应继续深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增强节能降耗意识,树立节约就是财富的观念,使节能降耗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加强企业内部节能降耗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不断降低物耗和能耗,力争管理出效益;逐步淘汰物耗高、产出少的设备,从根本上解决消费浪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