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前三季度我县农村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索引号:2662171/2007-08574 生成时间:2007-10-15 09:07:00 发布机构:县统计局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07年,我县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亦进一步提高。根据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前三季度,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12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46元,同比增长15.20%,增速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一、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主要呈以下特点:


1、工资性收入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我县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586元,占现金收入比重38.4%,同比增长16.8%。从工资性收入来源看,在本乡地域劳动所得收入为1379元,同比增长44.4%;而外出从业收入则大幅下滑,农民就近就业较为普遍,这主要得益于我县经济的良好发展,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及工业企业的投入,有了较为广阔的劳动力市场,相当一部分外出从业人员回到本县、乡域内务工,促进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2、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家庭经营收入人均2203元,占现金收入比重为53.4%,同比增长15.4%,较之去年同期提高了12个百分点,是我县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1621元,同比增长12.2%;农业收入人均1258元,同比增长9.6%;牧业收入人均317元,同比增长30.4%;第二、三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582元,同比增长25.4%。根据调查资料分析,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畜牧业收入、建筑业收入和其他行业收入是我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主要亮点,二、三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


3、非经营性收入也有一定增长。前三季度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人均336元,同比增长7%。主要是利息收入和其他投资收益及亲友赠送,在外人口寄回带回的收入、报销医疗费等收入。


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


今年前三季度,我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为人均3135元,同比增长38.5%,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具有如下特点:


1、食品消费支出有所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农民的消费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消费质量日益提高。前三季度,我县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人均916元,同比增长18.3%,其中:食用油消费增长28.5%;肉、禽、蛋、奶及制品消费增长26.2%;烟、酒消费增长32.7%。


2、衣着类消费档次不断提高。前三季度衣着类消费支出人均279元,同比增长19.2%。


3、居住类消费大幅增长。居民居住类消费支出人均为556元,同比增长了1.4倍。主要用于购买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构建住房。


4、交通和通讯支出有较大幅度增长。1—3季度我县农村居民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人均468元,同比增长36.8%。用于购买交通和通讯用品,人均消费258元,同比增长35.7%;用于交通和通讯服务人均消费210元,同比增长38.1%。


5、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有所增长。前三季度我县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人均409元,同比增长9.3%。其中,学杂费支出人均307元,同比增长9.6%。虽然减免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的一些费用,但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依然居高不下,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农村孩子上大学的多了,因而,学杂费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三、当前农民收入须关注的问题:


1—3季度,我县农村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农村多种经营多头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同时,也须更加关注农村居民收入所面临的现实,如农村教育、医疗费用过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都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为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集思广益、广开门路,为农民增收献计献策。根据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情况分析,预计2007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4200元,增长8%以上。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