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提高全县十件实事项目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水平,促使十件实事项目更加符合我县实际,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此前公开征集全县十件实事的基础上,经综合各方意见,县政府办公室整理形成了2009年全县十件实事候选项目共十六项。现向全县各乡镇、县属各单位和全县各界人士征求对十件实事候选项目的意见。若各单位或个人还有更好的建议项目,请给我们留言(点击进入留言),或在征求意见表下方的空格中填写相应的建议内容,于2009年1月7日之前一并将您的宝贵意见及建议以电子邮件或书面形式反馈给县政府办公室巫骏(电子信箱:WJ1117@sina.com;联系电话:8132677;传真:8123401)。
投票进入:http://app.lishui.gov.cn/suichang/jsp/sjss-2009.jsp
2009年十件实事(候选事项)
序号 | 名 称 | 目标任务 | 您选中的事项 |
1 | 工业园区配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 通过进一步完善园区内排污管网、建成工业园区长濂服务区、完成工业园区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及选址,结合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完善区内绿化、亮化、交通安全标识等市政工程建设,提高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009年具体目标:基本建成区内统一的纳污管网系统;完成工业园区长濂服务区项目建设;完成工业园区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及选址工作;安排金融机构建设项目用地,争取启动项目建设;结合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规划,实施各区块绿化、道路亮化(路灯)、垃圾箱设置、交通安全标识、道路名称、路标、企业门牌统一等项目。 |
|
2 | 推进旅游商品体系建设 | 旅游商品体系是我县实现“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旅游商品体系建设,提高购物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是实现旅游惠民最直接有效的途径。2009年建立旅游商品体系建设领导协调小组;制订出台鼓励扶持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政策,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发展资金;编制全县旅游商品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编制现有旅游商品目录。 |
|
3 |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 | 计划完成通村公路路基新改建项目10个计42公里,路面硬化项目13个计60.2公里。到年底力争完成新增通达行政村7个,新增通畅行政村11个,使全县通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和硬化率分别达到97.6%、93.6%;全面完成119条230公里竹山道路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竹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成河道、河沟、池塘整治39.11公里;实施柘溪、金竹溪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 |
|
4 |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 整合力量,综合整治。清理流动摊点,整治店外经营、乱堆放和乱占道现象;开展早市交易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的联合整治;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强化对主要街道人行道车辆乱停乱放整治;同时,改造县城供水主管网,更换制水车间落后设备,优化供水设备,解决水压不足、水质浑浊等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质量。 |
|
5 | 公路安保设施建设 | 为提高我县农村公路的行车安全性,为我县“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创设良好、安全的交通环境,2009年投资1678.85万元(其中省补助1343.08万,地方配套335.77万)对部分通往景区的重要旅游公路新汀线、桂王线、双石线、峡北线、小金线等共计186公里安装钢质防撞护栏104250米,钢筋砼连续护栏310米,以逐步完善我县通景区公路的安全设施,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 |
|
6 | 加大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 提高幼儿教育办园水平 | 投资300万元,完成1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改造(省财政将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上等级、上规模,力争2009年荣获省一级幼儿园一所;省二级幼儿园二所;省三级幼儿园10所;增加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录用名额,配好、配强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提升幼儿教师素质,基本实现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完成新一轮幼儿教育培训。 |
|
7 | 城乡社区卫生信息化工程 | 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增添相关设备,建立健全信息化网络,提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全面开通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算机联网结报系统,实时结报,规范结报,方便参合群众;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管理健康档案,有效利用健康档案资源;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网络视频继续教育系统,开展实用性、基础性为主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卫技人员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以传染病、慢性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免疫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启动城乡医疗机构网络双向转诊系统和视频诊疗服务系统的试点,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
|
8 | 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 114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帮扶结对率达到100%;15430户低收入农户通过低保扩面、“一户一策一干部”予以帮扶结对;按照“扶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思路,建立比较完整科学的全县政府扶贫项目库,重点做好114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项目扶贫工作;以库区、异地转移小区为重点发展对象,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和来料加工来业,帮助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全年计划发放来料加工费4000万元,实现农家乐经营收入1700万元。 |
|
9 | 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 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改善农村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09年,完成北界、石练两个中心镇的综合文化站建设,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力争完成妙高、金竹、北界、焦滩、安口、龙洋、濂竹、柘岱口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筑面积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符合省、市验收标准。 |
|
10 |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继续整合不少于20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经费,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60个。同时,对已扶持项目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已发展立项的131个村的集体经济项目发挥应有效益。 |
|
11 | 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年建设、三年扫尾”目标,今年做好扫尾工作,完成41村分散式取水工程,解决2.58万人的饮用水困难,全面完成农民饮用水工程的扫尾工作,全面启动石坑坪水库建设。 |
|
12 | 农村学校图书馆建设 | 2009年使我县中小学图书配备达到部2类标准,2009年计划配备图书137491册,以每册15元计,总2062365元。按遂昌县2008年图书招标价约五折计,总经费1031182.5元。 |
|
13 | 乡(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 结合生态县建设工程,通过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环境整治启动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 2009年具体目标:在10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结合环境整治启动村建设计划建成 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
|
14 | 加快民族中学建设 优化城区教育资源 | 加快规模为48个班、在校生2400名、总建筑面积42447平方米、总投资7481万元的民族中学建设,为今后承担我县农村家庭子女初中段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县城优质教育资源量,基本满足农村子女对县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打好基础。 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 2500万元,完成三所教学楼、2号学生宿舍、综合行政楼、体艺馆及部分附属设施的建设,力争2009年9月投入使用。 |
|
15 | 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 | 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1300万元(省财政补助约300-500万元),对云峰、北界、王村口、新路湾等中小学进行维修改造。 |
|
16 | 农民异地转移工程 | 以乌溪江库区第二期脱贫致富为主载体,全年完成农民异地转移3500人(其中乌溪江库区移民1500人),其中60%为整村搬迁。重点建设县城腾龙小区,计划安置2000人;新建云峰兴云小区和石练小区,分别安置500人;启动大田和田后异地转移安置和旧村改造相结合工程,计划安置300人,分散安置200人;续建湖山小区(三期)、大柘横街小区(二期)、石练柳方小区、北界小区和蔡源小区。 |
|
|
|
|
|
|
|
|
|
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