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提高全县十件实事项目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水平,促使十件实事项目更加符合我县实际,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此前公开征集全县十件实事的基础上,经综合各方意见,县政府办公室整理形成了2011年全县十件实事候选项目共十五项。现向全县各乡镇、县属各单位和全县各界人士征求对十件实事候选项目的意见。若各单位或个人还有更好的建议项目,请给我们留言(点击进入留言),或在征求意见表下方的空格中填写相应的建议内容,于2011年2月9日之前一并将您的宝贵意见及建议以电子邮件或书面形式反馈给县政府督查室黄雄伟(电子信箱:schxw@126.com;联系电话:8131260;传真:8123401)。
投票进入:http://app.lishui.gov.cn/suichang/jsp/sjss-2011.jsp
2011年十件实事(候选事项)
序号 |
标题 |
建议内容 | 备注 | ||
1 | 社会保障救助平台建设 | (1)基层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平台建设。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要求,在全县所有乡镇建立“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中心”,90%的城镇社区、70%的行政村建立“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 (2)“金保工程”建设。实现对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工作的“全覆盖”,即覆盖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调整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实现对服务人群的“全覆盖”,即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和城镇居民;实现信息系统功能的“全覆盖”,即覆盖各项业务经办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同时,还要具备宏观决策和基金监管的功能;实现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的“全覆盖”;即信息网络要覆盖各类经办机构和服务机构,并延伸到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 (3)开展低保专项检查,理清全县低保对象,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低保制度,进一步巩固低保工作水平,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4)全面提高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水平; (5)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确保人均筹资额不低于9元,不断健全分层分类救助办法,完善临时救助办法,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慈善救助工作。 | |
2 | 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 | 进行荷花滩体育场提升改造:建设塑胶跑道,人工草皮球场,美化周边环境。 | |
3 | 洁净乡村建设 | 全面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农村日常保洁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100%;集中整治重点乡镇、村庄、道路等区域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基本形成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新环境;完成第二批洁净乡镇、洁净村庄(社区)、洁净家庭创建任务;加强品牌宣传和打造,完成5个精品村的创建,初步打响“中国最洁净乡村”品牌。 | |
4 | 推进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 | 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旅游标准化体系,促进旅游服务设施的升级和完善,规范和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广大游客的满意度,引导旅游企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打造“休闲、健康、快乐”的旅游品牌。 | |
5 | 继续实施文化进农村项目 | 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将闲置校舍、旧礼堂、旧宗祠等改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2011年,计划组织送电影下乡2000场,送戏下乡(包括各类文艺活动)150场,各乡镇举办1场大中型文艺晚会,送图书下乡5000册以上。 | |
6 | 全力推进工业大平台建设 | 全面完成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规划工作,形成整个东城工业区建设发展思路;毛田一期、二期用地内道路、管网、水电、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入驻企业一期投资项目基本完成并投入生产;全面完成洋浩区块2400亩用地征迁工作,年底前基本完成场地平整,并启动道路、管网等基础配套工程;完成龙板山区块13.5平方公里面积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 |
7 | 溪边路旧城改造工程 (续建) | 完成道路、桥梁建设;遗留房屋拆迁;安置房建设回购。 | |
8 | 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 突出教育内涵发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深化教师队伍引进机制和培训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实施多媒体进班级建设工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金岸中、小学建设工程进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
9 | 竹产业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和油茶产业提升工程 | 启动以三仁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全县新建竹林道50 公里、作业便道5公里、竹林原生态经营示范村2个、笋竹专业肥推广面积达到2000亩;全年新增竹木加工规模以上企业3家以上。引进油茶高产良种,新建示范基地2500亩;积极开展先进技术推广培训,改造基地3000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油茶林主干道24公里、辅助道10公里、水池22个。 | |
10 |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 1、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工程和县中医院药剂楼工程;完成新路湾、湖山和龙洋等3个卫生院门诊楼改扩建项目,实施濂竹、云峰2所乡镇卫生院新改建项目; 2、推进县人民医院的“二甲”综合性医院和县中医院的“二甲”中医院建设;强化2家县级医院与省市级大医院建立的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推广临床路径和优质护理;继续推进两家医院的学科整合,组建急救中心; 3、提高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年人均筹资达到30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做到规范治疗,控制不合理用药,做到门诊和住院的均次费用同比2010年实行零增长; 4、进一步推进全县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整合县级 两家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完善全县的医保结报系统,达到全县的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医保实时结报;整合和优化两家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社区HIS系统和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初步做到两家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病人就诊“一卡通”。做到全县医院共建、共享、共用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系统。 | |
11 | 农民异地转移 | 继续实施人口内聚外迁,搬进农民异地转移工作。2011年,以乌溪江库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地质灾害点等异地转移3000人。新建西坑口、龙藏、应村、长安等小区,续建腾龙、兴云、柳苑、湖山、高坪、蔡源、湖山等小区和安置点。 | |
12 | 云峰石材园区(花岗岩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示范区)建设 | 完成800亩项目用地内的场地平整、道路、给排水管网、污水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入驻石材加工企业一期投资项目基本完成并形成加工生产能力;区块内生产用水、粉尘、山沙、废材综合利用系统基本形成。 | |
13 | 保障性安居工程 | 加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房建设,缓解居民和务工农民的买房难、租房贵的难题。2011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新开工保障性住房0.23万平方米,40套,项目总投资460万元。 | |
14 |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 加强坡改梯、坡面水系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大封禁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形成高标准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使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完成综合治理,总面积8.3平方公里。 | |
15 | 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 | 启动“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活动,开展扶残助残“爱心乡镇”、“爱心社区(村)”或“爱心人士”的评选活动。不断提高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残疾人家庭人均生活用电量等生活水平,保障残疾人的住房安全和住房面积;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工程;不断推进残疾人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努力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经费投入,有效发挥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 |
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