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发展效益农业
时间:2008-07-24 15:55:00
字体大小: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发展效益农业


——2008年上半年农业产值情况分析


 


 今年初,我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灾害天气,农业生产遭受了较大的影响,在农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增长的拉动下,我县农林牧渔业平稳增长,实现产值353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基本情况分析


2008年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53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88万元,同比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为210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43万元,同比增长6.8%;林业产值为724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95万元,同比增长10.6%;牧业产值为6246万元,比上年减少198万元,同比降低3.1%;渔业产值为399万元,比上年增加9万元,同比增长了2.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420万元,比上年减少60万元,同比降低12.5%。


二、农业产值增减变动原因及趋势分析


1、农业生产消除灾害天气影响发展较好,农业产值比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增长。在农业产值中,今年上半年有六种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都是提高的,其中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的产值增长较大,其产值为299万元和127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5%和66.0%;药材、蔬菜、花卉苗木以及茶叶的产值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产值为30万元、3516万元、356万元、1081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1%、4.6%、4.7%和7.8%。食用菌产量有所下降,价格也有降低,产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上半年产值为2683万元,同比降低2.4%;水果的产值为240万元,同比下降11.2%;今年年初的冰雪天气,对采集野生植物的影响比较大,采集数量有一定幅度减少,因而也影响了整个上半年采集野生植物的产值,其产值为1638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4.2%。


2、竹木采运产值因残次材的突增有较大增长,林木生长和林产品产值降低较多。今年的冰雪灾害使得林业生产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而且其潜在的损失无法预料。据调查,全县的竹木受冰雪的冻压损失比较大,尤其是林木竹木比较茂盛的地方灾情更为严重,因此灾后出现了大批受冰雪冻压断裂折损的林木和竹木残次材上市。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县木材采伐量为106349立方米,比上年50061立方米增加56288多立方米,增长了112.4%。竹材采伐数量更是达到了324万支,比上年同期的120万支增加了204万支,增长170%,但是,由于竹木产品中的残次材比较多,因此,竹材的价格同比下降30%左右,而木材的价格也相应有所下降。由于总采伐量增加比较多,因此,竹木采运产值在上半年达到了4279万元,比上年的3273万元增加了1006万元,增长30.7%。而人造林木产值仅为1317万元,比上年的1358万元减少了41万元,降低3.0%,其中的育苗数量、迹地更新面积、幼林抚育面积、低产林改造面积等均比上年有所减少。同样,上半年林产品产值仅有1650万元,比上年的1920万元减少了270万元,降低14.1%。其中,竹笋产量下降比较多,原因一是由于今年冬笋70%的主要产区进入所谓的小年,二是冰雪天气的影响,使得今年很多毛竹被冻压损毁,竹农将多数竹笋留为母竹。另外,人造板收购价格下降也影响了林产品产值。今年的雪灾对我县林业生产的潜在影响是比较大的,而且将会在以后的生产中表现出来。但是,在林业产品灾后恢复正常生产并且进入平稳、正常运行以后,加上林产品逐渐有序上市,尤其是竹材和木材实现正常投放市场,其价格可望继续攀高,因此,可以预见林业产值将会保持一个逐渐增长的态势。


3、生猪生产发展的迟缓仍在影响我县畜牧业产值的增加,而禽类产品产值增加较多。上半年,我县畜牧业产值增长的结构比一季度有较大的变化。其中,牛的出栏比上年增加,加上价格增长因素,其产值达到148万元,同比增长39.6%;生猪的出栏有所下降,虽然生猪价格稍有增长,生猪产值为5165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7.3%;家禽、活的畜禽产品、其他动物饲养的产值为562万元、145万元和103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8%、25.0%和28.8%。据调查,我县畜禽规模饲养户的数量有一定幅度的增加,而多数乡镇农户的生猪养殖比例仍然较低,所以,全县生猪养殖的发展水平比较低,发展速度也较迟缓。随着各项扶持养殖业生产发展的政策逐步到位,在多数散养户逐渐得到养殖收入增加的好处以后,我县的生猪养殖情况应该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三、有关农产品资源利用效率对比


1、从农产品亩均产值对比看效益农业


今年上半年我县春夏二季农作物播种面积280881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为117236亩,油料面积29783亩,蔬菜播种面积70678亩,药材种植面积6048亩,果用瓜5245亩,花卉苗木3228亩,其他作物面积48234亩。结合去年实际产值情况以及今年以来的实际价格变化情况测算,2008年春夏二季粮食产量可能达到47000吨,其产值约为7520万元;油菜籽产量为2991吨,产值为1460万元;春、夏二季蔬菜产量约为8500吨,产值为8100万元;药材产量约为165吨,产值为1080万元;果用瓜产量约为8700吨,产值780万元;花卉苗木产值约为950万元。以此推算出了各种农产品亩均产值,其中粮食产品每亩产值为641元,油料产品亩均产值490元,蔬菜亩均产值1146元,药材亩均产值1785元,果用瓜亩均产值1487元,花卉苗木亩均产值2942元。据此,可以看出,油料产品和粮食产品生产的亩均效益比较低,而花卉苗木和药材产品的亩均效益最高,其次是果用瓜和蔬菜。花卉苗木亩均产值分别是粮食和油料产品的4.6倍和6.0倍;药材的亩均产值也分别是粮食和油料产品的2.8倍和3.6倍。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蔬菜生产,尽管从表面数据上看蔬菜的生产效益并不高,但是全县蔬菜面积中,多数农户种植的仅仅是大路菜,剔除这些面积,我县高山蔬菜和特色蔬菜的亩均产值是比较高的。所以,随着我县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具有比较效益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进而切实地提升了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效益,进一步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2、从竹、茶二大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看效益农业


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了89444亩,比去年增加了4900亩,增长5.8%;春茶产量为3045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79吨,增长6.2%。由于大力发展了茶叶生产,特别是不断提高我县优质茶园的面积,使得我县茶叶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消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茶叶又分春、夏、秋茶,其采摘期比较长,广大茶农从春到秋可以长期从事茶叶采摘作业。而且,在茶叶采摘期,劳动力的报酬也较高,一般劳动力月收入也在千元以上。我县茶园面积已接近9万亩,而全县茶叶实际采摘面积是74000多亩,如果剔除退化茶园,就现有面积来计算,其新增茶园面积也应该在15000亩左右;从动态发展的趋势分析,由于我县以往每年新增的茶园面积都在6000亩上下,可以预见,今后一个较长是时期,我县茶叶生产依然处在一个平稳的上升期,茶叶依旧是拉动我县农业生产增长的关键因素。我县二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竹产业发展也比较快,据统计,全县有竹炭加工厂、竹制品厂、鸟笼厂、竹浆纸厂等40余家、加工竹制半成品投资在2万元以上的作坊近60户、2万元投资以下的竹制半成品加工户多达二千几百户,这些企业和加工户年消耗的竹材可达600多万支以上。虽然今年遭受了冰雪灾害的影响,但由于毛竹繁生速度比较快,恢复生产的能力自然也比较强,在竹产业的发展中,不少农户投资搞竹加工,再加上竹加工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我县整个竹产业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度也越来越高。


3、从畜牧业以散养户为主向规模化养殖转化看效益养殖业


我县畜牧散养户与以往相比持续下降,而规模养殖户的数量持续增加,而且规模户的养殖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生猪散养户在全部农户中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所占比例也在不断下降,而规模户的养殖数量和占比都在持续上升。规模养殖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用地的需要,降低土地使用量;二是规模养殖可以降低粮食、燃料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尽量节约资源,降低资源消耗,据测算从投入成本上说,购进的饲料原料量大、价低,每头猪可降低成本50元左右;规模养殖中实行自繁自育,可保证仔猪品质,又可大大减轻补栏资金压力规模化养殖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禽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如遇长期干旱、水涝或遇到像今年一样的冰雪灾害天气,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而发生损失,都会很大程度降低农民的收入水平。今年初春的冰雪灾害,使全县农作物受损非常严重,直接经济损失以亿元计,其中:我县二大主导农业产业——茶叶和竹业,加上我县发展潜力比较大而且也已超过亿元以上产值的蔬菜产业,均在此次雪灾之中受到了比较大的损失。茶叶中的“乌牛早、迎霜、龙井43”等品种有所减产减收,主要集中在大柘、石练、妙高、云峰等中、东部茶叶主产区;油菜、蔬菜均有不同损失。


2、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尚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起和发展,在农产品流通中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规范操作和销售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我县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仍然比较低,规模也比较小。从目前农民的经营情况来看,农民的思想观念仍然相当陈旧,无论是粮食、果蔬生产,还是我县的主导产业茶叶、竹笋也罢,都是千家万户各自为政,缺乏共同利益和合作精神,适度规模经营难以普遍形成。


3、林业受冰雪灾害影响损失严重,灾后恢复有待时日。在此次的冰雪灾害中,我县林业生产遭受历史上少见的重创。据我局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县91%的农户在这次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灾害天气中林业生产受损。受损农户中,林业收入影响程度下降30%以上的农户占48%左右,下降15-30%的农户占17%左右,下降5-15%的农户占19%左右,下降5%以内的农户占13%左右,只有3%的户没大的影响,其中木材和毛竹受损对农户影响最大。由于木材和毛竹有一个比较长的生产周期,尤其是木材生产其周期更加长,所以生产的恢复也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周期。


4、农资价格上扬影响农业生产,种植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由于世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加上其他的原因,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化肥和农药的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因而对农、林业生产的发展影响甚大。抽样调查显示,78%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关注度是最高的,并要求政府高度重视农资价格的上升问题,因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农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


5、农产品获利仍偏低,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由于近年来农产品价格连连攀升,农业生产逐步得到部分农民相应的重视。但是我县农民外出打工和从事其他非农行业的人数比较多,而且相对于农业生产,获得收入比较高,加上农资价格持续上扬不断挤压农产品的利润空间,所以,多数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并不高。


五、对策与建议


1、切实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以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因此要切实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粮食生产。切实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价外补贴、农机购买补贴及其他奖励政策,围绕粮食生产安全目标,狠抓种植面积和生产措施的落实。


3、继续做大主导产业的规模,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从我县实际的农业产值构成情况分析,茶、竹这二大主导产业以及后来发展的高山蔬菜产业所形成的产值在整个农业中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所以只有立足本地实际,坚定不移地发展我县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不断扩大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的规模,使全县主导农产品的产量能够达到足以形成一个较大规模市场,才能实现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做大做强,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符合我县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发展、收入增加、生活提高的道路。


4、加大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品牌的打造,强化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要真正实现我县主导农业产业在市场中具有相对的强势地位,就必须引导和扶持本地农业龙头企业较快较好发展。龙头企业以其特有的品牌优势在产业的发展中,覆盖面是广大的,对农业产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都是很大的,因此,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意义较大。一个成功的农业龙头企业往往可以带动附近一大批农户在某项产业里的生产,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如一家竹制品企业不仅带动了许多参与竹编生产的农民稳定增收,还推动了毛竹价格的稳步提升,增加广大竹农的收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合力,也没有真正打造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建议:一是继续扩大现有的三大优势农产品的规模,使其市场的占有量继续扩大;二是不断提高现有优势农产品的内质,使其受欢迎度继续放大;三是不断提高现有优势农产品的知名度,继续在品牌上大做文章。


5、关注市场动态,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建立有效的市场培育机制,进一步促进畜牧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在畜牧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状态下,往往孕育着潜在市场风险,进一步发展我县的优势和特色养殖产业有利于规避市场风险,也有利于形成特色畜禽产品消费的市场。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