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触底回暖 反弹基础有待夯实
——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及2010年形势展望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减速等因素影响,遂昌经济上半年出现探底走势,但在县委、县政府坚持“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方针的指导下,三季度后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势头,呈现出企稳向好的积极变化,主要经济指标逐步趋好。工业生产持续回暖,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升,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旅游业依旧红火,财政收入增幅由负转正,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但由于外部发展环境依然严峻,反弹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有待夯实,进一步加速向上的难度较大。
一、全年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一)总体发展状况:全年经济触底回暖,反弹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
2009年我县实现生产总值47.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6.43亿、22.06亿和19.37亿,同比增长分别为4.7%、10%和12.7%,三次产业比例为13.4:46.1:40.5,人均生产总值2073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035美元。
全县经济在三季度触底,并且开始反弹,经济运行出现回暖态势,全年总体上处于平稳运行状态。由于金融危机和钢材价格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经济由上半年增幅的10.5%回落到10.2%,四季度由于工业和投资低位振荡上行,全年经济增长回升至10.3%。但是由于国外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国内经济还处于回暖阶段,所以我县经济反弹回升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夯实。
(二)经济运行要素:农业稳步增长,工业生产逐步回暖,投资止跌回升,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运行
农业方面:农业稳步增长,生态经济迅速推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为6.52亿元,同比增长6.7%;林业产值2.39亿元,同比增长4.5%;牧业产值1.57亿元,同比增长4.2%。年初以来我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围绕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着力发展原生态养殖、种殖及农产品初加工产业,推广休闲农家乐旅游,生态农业已深入人心,并在富民增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种植业:国家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我县主导产业茶叶生产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全年茶叶产量6448吨,增长10.8%,目前茶叶生产对农业产值的贡献度也越来越大,有力地拉动了农业产值的增长;林业方面由于实施了木材限制采伐的政策,采伐的木材数量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林木培育、人工造林因上年年初雪灾补种而有了较大的增长;畜牧业:生猪受疫病和猪肉价格同比下跌等的影响,存栏、出栏同比增幅不大。
工业方面:1-12月我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5.33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84.27亿元,同比增长5.1%,主要特点:
一是生产止跌回稳,效益出现逆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累计增幅由3月份的15.3%,连续下滑到9月份的-0.6%,10月份后止跌回暖,工业利润总额也出现一季度亏损、二季度略有盈利、三季度后扩大盈利成果的喜人形势。1-3月份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为亏损1314万元,这是我县规模以上工业整体首次出现亏损,上半年盈利2367万元,全年累计盈利1.96亿元(含元立集团一次性投资收益3900万元),企业的利润是其发挥产能、加大生产的动力。
二是工业行业之间增减互现,支柱行业增长对工业支撑作用明显。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五大行业”中,以凯恩特材为龙头的造纸业在外贸出口不利的环境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并利用在金融危机中,国外企业停产的有利时机,抢占国外市场份额,呈现明显好转态势,1-12月累计完成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21.1%;占比73%的支柱产业建筑五金业由于钢材价格自2008年四季度较大幅度下滑后,一直低位徘徊,1-12月完成产值61.29亿元,增长7.1%,拉动全县工业增长的力度减弱,但对全年工业的支撑作用依然明显;受金融危机影响,化工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值4.93亿元,与上年相比略有增长;木材加工业以及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分别完成产值3.61亿元和3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8.6%和9.7%。
三是全县企业积极应对危机。2009年,元立集团在金融危机后,面对钢材价格下滑后低位徘徊的局面,迅速调整产品布局,化危为机,生产市场对路的产品,全年没有停产,并且提前兑现了优先股的发放;凯恩特材一改往年亏损的局面,利用金融危机、国外同行不景气的机会,抢占市场,生产和盈利都取得双丰收;绿源木业针对纤维板市场产能过剩,产品价格走低的市场,坚持生产不停工,并在下半年销售转好时,将上半年的库存基本上销售一空;其他企业在年初困难时有过停产或半停产的情况,但经济稍有回暖,生产立刻恢复正常,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一家因金融危机而倒闭。
四是经济转型取得初步效果,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自2008年元立集团关停冶炼电炉,进行产业优化调整后,我县经济调整取得初步效果,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全年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8%左右,超额完成4%的任务。据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为25.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减少2.3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5%,万元产值能耗下降8.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20.04%。
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稳,民生投资成新的增长点。2009年,我县采取各种措施来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出台农村危旧房改造等拉动经济、改善民生的新政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8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5.7%,累计增幅自4月份以来持续回升,由于房地产投资萎缩,投资增长主要是依靠农村危旧房改造等民生项目支撑。
项目建设支撑效果明显,房地产开发和工业投资下滑。限额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15.77亿,同比增长11.3%,主要是全县危旧房改造,对投资支撑力度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1.22亿,同比减少35.8%;限额以上工业投资5.54亿,同比减少14.8%,其中制造业3.33亿,同比增长12.3%,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16亿,同比减少39.1%。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2009年随着红星坪温泉度假村、中国竹炭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对外营业,加上2008年我县南尖岩和金矿矿山公园评为4A级风景区,以及2009遂昌“汤显祖文化·劝农”节暨仙县遂昌休闲游等系列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使更多的客人了解遂昌,带动了以住宿餐饮业为主的服务业快速增长。消费:餐饮市场火爆,家用电器与汽车类消费持续增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幅前三季度逐月回落,9月份后环比回升。受旅游红火等因素影响,住宿餐饮等继续保持强势增长,营业额达2.83亿元,同比增长24.3%;受家电下乡和国家扩大内需、对排量1.6L及以下车型实行购置税减半等因素影响,家用电器和汽车类销售额增长迅猛,消费升级商品继续看好。住房:房地产市场由于政府出台鼓励居民购买商品房优惠政策、房地产公司让利销售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商品房交易量成倍增长,三季度后由于优惠政策取消,交易量迅速下滑,但价格有所上扬。
(三)经济运行成效:财政税收止跌回暖,居民收入持续提高
2009年年初随着经济运行的不景气,财政收入一直处于负增长,但三季度后增幅回升,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分别于9月份、10月份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从财政收入构成来看,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元立集团提取优先股上交个人所得税对我县财政税收收入增幅贡献明显,地方财政收入中个人所得税为5466万元,同比增长43.5%,其他主要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为5007万元、6506万元和2495万元,分别减少7.6%、8.5%和14.4%。2009年农村居民因金融危机影响,外出打工受阻,返乡农民工一部分回乡打工,本县劳务收入增多,还有一部分农民工回乡种植茶叶,管理毛竹山,发展农家乐,种植业和家庭经营业取得现金收入有所增长;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本县房地产集资利息降低、退股等因素影响,我县居民财产性收入减少22.7%,由于财产性收入的减少,一些居民开始经营小本生意、来料加工,甚至有些打小工,这些项目收入有所增加,同时我县居民工薪收入继续保持一定的增幅,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同比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8元,增长8.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74亿元,比年初增加9.35亿元。
(四)经济支撑因素:经济企稳基础得到加强
金融存贷款保持高位增长。2009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引下,全县金融机构存款持续快速增长,贷款投放迅猛,缓解了部分企业资金紧缺的压力,有力支持我县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1.09亿元,比年初增加15.35亿元,同比增长42.9%,主要因为企业贷款增多,引发派生性存款增加,同时股市、集资等其他投资渠道不畅,导致资金回流,储蓄存款激增;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4.9亿元,比年初增加21.3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3.8%。
居民信心有所恢复。当前,信心贵于黄金,随着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出台以及应对金融危机能力的提高,加上股市、房地产市场、外贸市场的回升和宏观经济回暖,居民和企业经营者信心都有所恢复。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因次贷危机引发信贷危机而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经济外向度较低的遂昌,也不能独善其身,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地遭受了影响。
工业、投资低速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5.5%,近十年来我县平均增幅达20%,2009年略有增长的情况与往年相比,增幅明显放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与前十年平均增幅22.6%相比,少了16.9个百分点,指标迅速回落。
财政收支形势严峻。全县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与往年相比,增幅回落7、8个百分点,与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年份相比,回落了20多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则呈现刚性增长,全县财政支出9.5亿元,同比增长25.8%,财政收入、支出增长相差23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不容乐观。由于前期高位吃进的原材料消化而导致的高进低出,加上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需求急剧下滑,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虽出现由亏损逆转为赢利的喜人形势,但其中有元立集团收到一次性投资收益3900万元的因素。2009年同时还有近四成的企业亏损,亏损额达7731万元,同比增长1.6倍,有些往年赢利大户都出现大幅亏损。
三、2010年形势展望
(一)宏观经济环境预判
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了2009年主要数据:生产总值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5%等等,显示我国经济经济在全球逐步回暖的形势下,呈现“V”型发展态势,已初步走出金融危机低谷。
(二)2010年经济走势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遂昌经济发展既是严峻挑战,又是重大机遇。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经济工作重点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中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带来的政策机遇、适度宽松的货币供应量、中长期良好的经济增长预期、“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区位优势,都将为遂昌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加之各种经济主体经过危机锻炼后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及近年来陆续投产了一部分产业项目等内部因素影响,将推进遂昌经济继续向好发展。因此,2010年遂昌经济将呈现趋好的态势,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但由于反弹回升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实现加速上升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