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2009年城镇集体以上劳动工资情况分析
2009年,遂昌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各种严峻挑战,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职工工资收入得到较快增长,职工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职工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在岗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2009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5711元,比上年增加3685元,增长11.5%。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1298万元,比上年增加7369万元,增长13.6%。
1、从经济类型看,不同经济类型工资均得到较快增长。2009年,全县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9246元,比上年增加5295元,增长12 %;城镇集体单位44134元,比上年增加4640元,增长11.7%;其他所有制单位23754元,比上年增加2262元,增长10.5%。
2、从企业、事业和机关分组看,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得到较快增长。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8636元,比上年增加2442元,增长9.3%;事业单位45538元,比上年增加7441元,增长19.5%;机关单位45715元,比上年增加1133元,增长2.5%。
3、从国民经济各行业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整体提升。从二十行业情况看,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位于前五位的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平均工资较低行业集中在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二、职工素质不断提高
2009年,我县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 年末在岗职工人数为1.77万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为0.31万人,占在岗职工人数的17.7%,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大专为0.38万人,占在岗职工人数的21.5%,与上年基本持平;中专及高中为0.42万人,占在岗职工人数的23.9%,比上年减少0.7个百分点。从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的增加和中专及高中学历人数的减少可说明我县职工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
1、从企业、事业、机关分组看,企业在岗职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在岗职工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0.18万人,占企业在岗职工总数的17.3%,事业单位在岗职工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人数为0.35万人,占事业在岗职工总数的67.2%,机关在岗职工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人数为0.16万人,占机关在岗职工总数的76.4%。
2、从行业分组看,脑力劳动部门的在岗职工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较高,整体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在国民经济二十个行业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本行业在岗职工人数70%以上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6.7%,教育80.7%,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77.2%,金融业75.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70.8%。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三大行业的在岗职工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较低,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数占本行业在岗职工人数比重分别为9.7%、14%、22.2%
3、从经济类型分组看,国有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2009年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为0.55万人,占国有单位在岗职工的比重为70.9%,集体单位、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分别为0.03、0.11万人,所占比重为38.4%、12.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职工工资偏低。2009年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636元,与机关单位比相差17079元,与事业单位比相差16902元。企业是生产的第一线,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一个地方如果企业效益不高,职工收入偏低,就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也将很难实现。
2、不同行业间的职工工资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及新兴行业,在岗职工收入水平明显高于一些传统产业和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年工资收入最高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最低的住宿和餐饮业相差4万多元,虽然收入差距比上年有所缩小,但其差距仍有3.26倍。
四、几点建议
1、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解决我县职工特别是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偏低的根本途径。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拓宽职工收入渠道。同时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分配对调动企业职工生产积极性的激励作用,使分配更趋合理。
2、尽力缩小职工收入差距。建立和健全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及工资指导线制度,加强垄断行业分配的监督和管理,整顿不合理收入,限制过高收入,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工资水平,合理调节职工收入差距,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全面提高我县职工工资整体水平,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稽查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