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遂昌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不断提高,地方政策性增资落到实处,机关、事业人员规范津贴逐步发放完善,在岗职工工资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的基本情况
1、城镇(含规上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稳增长。从年报数据显示,全县城镇(含规上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为27863人,比上年增加1075人,同比增长4%。全县城镇(含规上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年末人数为27766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138人,同比增长8.3%。从企业、事业和机关分组看:企业单位人数19214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7%;事业单位人数5419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0.1%;机关单位人数2845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
2、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明显提高。全县城镇(含规上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12995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9%;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工资总额为129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
3、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水平显著提高,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年报数据显示,全县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51153元,比上年增长8.1%,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呈扩大态势,垄断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较高,增速较快。国民经济19个行业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依然是:金融业108401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2536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4439元。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最低的依然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6389元。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4.1倍,比2012年提高0.4倍。
4、职工素质比上年提高。2013年末,我县城镇(含规上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人数为27863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为5197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1.4%,占单位从业人员人数的18.6%;大专文化程度人员为508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3%,占单位从业人员人数的18.2%;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人员为6723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7%,占单位从业人员人数的24.1%。我县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的增加和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人数减少,说明我县职工文化素质比上年提高。
二、拉动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每年正常晋升的级别工资和职务工资。二是2013年3月机关、事业单位发放2012年年终奖金(人均6000元)、比2011年增加(人均2000元)。三是机关、事业单位补发放规范津贴(人均3000元)。四是部分企业用工缺口突出,招工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有部分企业采取提高工资待遇和各种奖励政策,也是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
三、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县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一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3年,我县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为51153元,比全市平均水平60416元低9263元,比全市最高的莲都区69551元低18398元,比全市最低的云和县49581元高1572元,处于全市9县(市、区)的第8位。
其主要原因:
1、2013年我县制造业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38026元比全市平均水平41735元低3709元。
2、2013年我县制造业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人数占全部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人数总数的43.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3%的25.5个百分点。
四、两点建议
1、尽力缩小职工收入差距。建立和健全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及工资指导线制度,加强垄断行业分配的监督和管理,整顿不合理收入,限制过高收入,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工资水平,合理调节职工收入差距,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全面提高我县职工工资整体水平,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加大对劳动工资统计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工作,提高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基层单位的劳动工资数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瞒报和漏报。提高基层单位领导和统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坚持依法统计,为全社会工资水平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调查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