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关于遂昌县“美丽县城”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遂建设〔2015〕75号
索引号:2662390/2015-66900 生成时间:2015-11-06 11:42:24 发布机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县人大常委会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14年以来我县“美丽县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美丽县城”建设工作成效

2014年以来,县建设局在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围绕目标任务,坚持规划引领,加快项目建设,创新服务管理,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为目标,坚持打基础、强功能、增后劲,城市建设实现大跨越,基础设施实现大提升,综合功能日益完善,不断取得城市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新跨越。

(一)城乡规划“变优”

 1. 突出编制重点,规划体系更加完善。强化规划引导,全面勾画城市框架,城市规划布局不断完善,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一是以县域总体规划为纲领,完成了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县域绿道网规划、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县城停车场规划。二是以新区建设为抓手,完成了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后江区块部分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古院区块公寓安置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吴突头农民迁建安置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开展了古院新区三位一体的道路、桥梁、综合管线、绿化景观、环境卫生、公园广场等各类规划和设计工作。三是以产业新城打造为前提,开展了东城分区规划、云峰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云峰产业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四是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为目的,完成了原医疗机械厂地块、荷花滩地块、吴乐畈地块、东桥路、园丁路等旧城改造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中心城区风貌特色规划和控规图集编制工作。五是以各类专项规划编制为重点,完成了《遂昌县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遂昌县燃气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协调、统筹和管控作用。

(二)城市建设“变快”

1. 城市建设投资额大幅提高。2014年完成政府性基础设施投资6.93亿元,比上年度增长39.7%,占到全县政府性投资总额的50%以上,并连续两年名列全市各县市区之首。今年我局承担政府性投资项目32个,投资任务8.14亿元。1-9月份,实际完成城市建设项目政府性投资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4%投资规模和完成力度均属空前,创历年最高。4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将超过25亿元,相当于2011年前30年投资总和。通过努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十多年城市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的历史欠账。

2. 重点项目建设突飞猛进。今年,我局承担的省市重点项目共8项,重点项目个数、总投资额和年度投资额均列全县项目单位之首。1-9月份,8个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9%。北门至三墩桥道路拓宽工程、低丘缓坡开发古院区块一期工程、古院区块公寓安置小区建设项目、东桥路工程、遂昌县后江路网工程、吴乐畈荷花滩区块场地平整及迁建小区市政配套工程等重点项目推进顺利,提前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3.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是城区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大力推进古院1号、2号道路、吴突头桥梁工程、北门至三墩桥道路拓宽工程、二都街农民新村道路及配套工程、后江路网工程、东桥路工程、园丁路西段工程建设,城区路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持续发力“五水共治”,以治污为重点的治水工作全面开花。已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进入房屋装饰和设备调试阶段。有序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及污水管网提标改造工程。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已陆续动工,其中,东街2弄、叶坦路、北溪路一弄、东街8弄、公园路1弄等老小区污水管网和路面改造已完成,东街5弄正在施工中。充分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和新区建设,科学规划地下管网布局,在东桥路、后江路等工程建设中,做到道路建到哪里,雨污分流就实施到哪里。稳步推进上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改工程和建筑垃圾处置场建设。两大供水工程遂昌县供水扩容工程和遂昌县东城供水工程上半年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龙板山区块一期供水加压泵站工程已基本完成。

4. 城市更新改造全面启动。大力推进荷花滩、吴乐畈、东桥路区块旧城改造,全新优化老城形象。目前,吴乐畈、荷花滩区块场地平整及迁建小区市政配套工程已完成投资3.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东桥路实施土方开挖及外运,其中桥墩基础开挖完成,土方开挖完成总土方量的65%,下步计划实施村道挡墙及桥墩基础施工,已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26%,争取春节前基本贯通;园丁路西段工程已完成投资450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路面沥青混凝土浇筑及标志标线全面完成,与源古路连接的桥梁正在建设,预计12月底能建成通车,

(三)城市环境“变美”

1. 省级园林城市成功创建。我们把“创园”作为打造山区独具特色美丽宜居县城的有效载体,将创园目标与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构建生态和谐遂昌,造福全县人民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完善城市功能,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主题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一是近年来共新建改建道路14条、人行道7条、游步道7条、公园6个、停车场12个、公厕25座、花岛2个、花箱500余只。二是大力开展城区立体绿化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高速东出口两侧、元立大道、环城西路、上南门路等道路垂直绿化;好川公园-人民公园设置花架种植藤本工程也已完成主体工程,共种植藤本植物6万多株。三是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对北街、平昌路进行了“白改黑”道路改造工程,完成了汤显祖纪念馆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四是先后对高速出入口、戏曲公园周边、平昌广场周边、南溪河沿岸、国税局大楼等32个点位进行亮化,精心打造璀璨夜景。五是加强城区绿化填补以及城市小品建设,目前建成区绿地率为30.56%,绿化覆盖率35.69%,公园绿地面积8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92平方米,“戏曲之门”、好川公园、溪边路景观带上的城市小品成为了城市名片。今年4月份正式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为“六城联创”划上完美句点。

2. “六个一”建设文化特色彰显。坚持把“六个一”建设作为推进“美丽县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把文化特色融入到“六个一”建设中,“六个一”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溪边路景观带在荣获丽水市2014年度“六个一”优秀工程后,上半年又新增添以汤显祖文化为内容的铜像雕塑,“兴教劝学”、“打虎除患”、“纵囚观灯”等含有汤显祖文化的雕塑,给溪边路景观带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汤公园项目已基本完工,已完成投资6587万元,完成投资计划的94%,为市民提供了一处集休闲娱乐游玩为一体的文化特色公园;狠抓水阁路迎宾大道及附属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精品线路。目前迎宾大道总体工程完成95%以上,其中绿化建设完成90%,花岗岩铺设、园路以及仿木栏杆基本完成,管线铺设已完成。

3. 市容环境干净整洁。一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和完善城区清扫保洁长效机制,围绕“洁化”、“绿化”、 “亮化”、“美化”开展一系列环境卫生整治,城区环境卫生全面提升。致力规范垃圾处置工作,加大对建筑垃圾源头治理,完善建筑垃圾处置管理,不断提升环卫配套设施,城区生活垃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积极开展扬尘治理综合执法专项整治。按照《遂昌县生活垃圾分类和直运试点工作方案》,正逐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遂昌环卫”模式日趋成熟。二是结合“六边三化三美”,开足马力全面提升城区环境面貌。1-9月份共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13次,清理流动摊位15809处,拆除街面乱缠乱挂285处,清理店外店5191处,清除乱堆放501处,发放《整改通知书》60份,受理举报案件46起,清理“牛皮癣”41500余处,拆除各类不规范户外广告牌570余处,面积3100余平方。三是强化日常巡查管理机制,坚持违法建筑“零容忍”,继续做好“三改一拆”、“无违建县”查处工作,维护规划严肃性。共查处各类违法建设141起,发放《责令停止违法建设行为通知书》60份,《责令限期整改违法行为通知书》141份,立案查处违法建设24件。

4. 市政设施管理不断完善。积极推进高速东出口公厕建设。先后完成牡丹亭中路、牡丹亭西路、平昌路、西街等人行道修补。及时处理道路井盖破损缺失问题,累计更换窨井盖21个。着力抓好路灯设施改造工作,为确保城区亮化无死角,分别对水阁路、叶坦、溪边路、庄山转盘、广场葡萄灯、凯恩大酒店门口、香蕉洞门口等处进行了电缆更换,更换电缆3500余米。处理群众投诉和12319反映路灯事件共100余起。更换灯泡900余只,镇流器180余个,配电箱更新21个,配电箱角铁新装26套,护套线4000余米。城市亮灯率及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

二、主要工作创新和举措

1. 坚持规划引领,努力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围绕“打造具有山水特色、浓郁文化氛围的生态旅游城市”的总体要求,以县域总体规划为纲领,统筹推进各类控规和修规的编制,逐步完成综合交通、公用事业、地下空间、绿化亮化等专项规划的修编。充分把握好城市空间延伸、周边地区辐射带动等因素,健全城市配套功能。统筹城市规划服务县域发展,统筹专项规划凸显生态特色,统筹文化内涵融入城市建设。

2. 坚持超前谋划,狠抓项目前期。落实责任抓前期,把项目前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倒排时间抓前期,制订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计划表,以项目开工时间为基准,倒排工作进度,做深做细项目立项、可研、环评等各项工作,紧盯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为各项目有力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3. 坚持项目带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精心谋划和实施城市建设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大力促进“美丽县城”建设。同时,每个项目倒排计划,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序,形成倒逼机制,对未按计划完成的结点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力争达到项目进度要求。并不定期组织现场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工作完成情况,及时部署下阶段任务。通过建立项目台账,逐个梳理存在的问题,逐项研究对策措施,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强化督促检查,以责任倒逼项目推进,确保项目快速落地,实现了项目建设大突破、大提速。

4. 坚持特色文化,打造精品亮点。一是立足本地特色,把好川文化、汤显祖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温泉文化、养生文化、乡村休闲文化等优势融入到城市建设发展中,让“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雅”唱响主旋律。二是充分利用山水优势,实施了妙高山、眠牛山、君子山、鼓山、后岭等山体以及南、北、襟溪三条河流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完成汤公园、妙高山公园、好川公园、儿童公园以及相关的山体游步道建设,将南溪、北溪沿线打造成遂昌的城市客厅。充分发挥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让山进城,让水上岸,把遂昌建设成既宜游又宜居、充满魅力、蕴含活力的浙西南美丽山城。

5. 坚持创新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一是秉承“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大胆开拓创新,不断深化环卫市场化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环卫保洁作业和管理标准化,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管理和水平,打造“最洁净城市”。二是深入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落实好“用心执法,真情服务”的理念,注重民生和民意,着力于整治、规范市容市貌,加大创新力度,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逐步解决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三是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提高城管系统智能化水平,完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制。积极建成县智慧城管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与省级系统平台对接,提升数字城管的知晓率。依托数字城管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城市管理“110“的作用,加强规划区内全天候网格化、精细化巡查,提高城市管理和公用设施管护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四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对行道树、人行道、窨井盖、环卫、市容市貌、供水、排水、排涝等问题及时巡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确保供水、排水、市政、园林等工作运行有效、有序。

三、存在困难及问题

纵观近年来的工作,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县城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城区的亮化、美化、绿化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二是城市维护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随着县城区面积日益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也不断增加,相应地对城市的维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部分项目推进速度偏慢。受政策处理不及时和部分项目因资金未落实到位等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项目建设进度,影响项目推进。四是城市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市民的市政设施保护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还比较差,违章现象反弹频繁,管理反复性大。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以规划引领为出发点,加快规划编制

    一是做好中心城区重要区块、主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和规划编制,争取3年内实现中心城区的城市设计全覆盖;二是加快完善东城规划体系,加紧完成《东城分区规划》和《云峰控规》规划调整,加紧编制大桥铁路站场区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云峰部分重要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时完善东城供排水、路网、电力、绿化等专项规划。三是结合本次铁路建设及站场区块开发和城市发展变化,立即启动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四是加快启动县城沿山、沿溪及沿主要街道房屋建筑立面改造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六边三化涉及的规划区内村庄房屋立面整治。五是完成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及验收工作,完成数字遂昌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建设及验收工作。六是做好荷花滩、吴乐畈和东桥路等地块出让有关前期工作。七是适时开展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工作。

(二)以美丽县城建设为着力点,强化项目建设

1. 力促21个项目建设完工。按照年度项目目标任务表,倒逼项目进度,加快建设力度,力促年底前完成古院区块1#2#路、东桥路工程、园丁路西段工程、污水处理厂二期、溪边路安置房、吴突头桥梁工程、2013-2014年县城环卫设施配套工程、数字遂昌地理空间框架项目、水阁路迎宾大道、建筑垃圾处置场项目、上坑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渗滤液处理设施项目、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古院区块迁建市政配套工程、龙板山至湖边污水管网工程、制水厂安全设施提升及供水管网水质监控系统工程、县城立体绿化及高速遂昌东出口景观工程、河岸亮化工程等一大批年内需完工的项目建设。

2. 精心谋划“十三五”城建项目。立足我县实际,从早谋划,做深做实前期准备工作,扎实推进我县“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谋划城建项目50余项,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园林绿化、五水共治、城市供水、城市燃气、智慧城市、城镇垃圾处理、棚户区改造等9大项,为实现“十三五”城乡建设统筹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认真做好2016年项目计划。以打造“美丽县城”为出发点,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认真谋划好2016年城建项目,争取工作主动权,为明年的城市建设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实施二都街大桥、东桥路安置公寓建设项目、环城南路(园丁路—下南门路)工程、古院区块支路工程、汤公园入口房屋立面整治工程、城市规划展览馆(新馆布展)、县城垂直绿化及绿地景观提升项目等2016年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提升人居环境。

4. 科学谋划第二批“六个一”项目。坚持把“六个一”建设作为推进“美丽县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把文化特色融入到“六个一”项目建设中,年底前全面完成汤公园、水阁路迎宾大道“六个一”项目建设。积极开展第二批“六个一”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一条绿道、一个历史街区、一个绿地公园、一方地下空间、一个特色小镇、一批民宿的建设,不断促进城市品质提升,改善城市对外形象。

5. 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完成制水厂二期、云峰泵站等项目扫尾工作,继续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官碧路东侧、上江至下杭口、界首村、龙潭绿源小区、技校至大毛头村、环卫大楼门口至北门桥头给水支管网改造;有序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及污水管网提标改造工程,完成西街 16弄、叶坦路、公园路 1弄等 7处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推进下南门路给水支管网改造自来水取水工程和龙板山区块一期供水加压泵站项目前期工作;建立节水型社会,做好推行科学的阶梯水价机制各项准备工作。

6. 加快项目前期进度。早谋划早实施,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目标适时开展相关前期工作,因政策、方案认证、评审等原因滞后的前期工作采用倒排倒逼及同时同步进行的工作方法,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抢抓时间,争取尽早完成各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前谋划2016年重大项前期工作,大力推进环城南路工程、绿道建设工程、大桥火车站市政配套工程、后岭口公园和荷花滩、吴乐畈、东桥路奖房、弃土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以创新管理理念为切入点,提高管理水平。

我们将不断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新办法,主动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积极落实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城区市容市貌、环境环卫、供排水、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燃气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 继续改善城市环境。加快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积极推进“用心执法 、真情服务”和“城管进社区”活动开展,深入推进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充分发挥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功效,实施无缝隙的市容集中管理,加大巡查力度,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2. 继续抓好城区的立体绿化工作。以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将“立体绿化”作为城区绿化特色来打造,在城市绿化“增绿量、创精品、上档次”上下功夫,采取“立体绿化、小品点缀、名树烘托”的绿化模式,不断追求“精、细、秀”,扮靓城市美景。计划开展园林式单位、小区、庭院及绿化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创建示范点位5处,同时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餐饮店、学校、街道及公厕进行立体绿化,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初步建立以“立体绿化”为特色的花园县城;至“十三五”期末全面建成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花园县城,成为遂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资源。

3. 继续完善“遂昌环卫”模式。积极做好城区洁净工作,规范垃圾处置工作,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十分钟”垃圾工程,深化精细化管理,严格考核促提升,开展洁净街道创建,提出地面零星垃圾停留不超过十分钟的量化要求,加快保洁速度,提升保洁力度;继续开展扬尘治理综合执法专项整治活动,规范渣土运输处置,减少扬尘污染。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收集,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处置,力争启动餐厨垃圾处理厂及粪便处理厂项目建设。继续推进老城环卫配套设施的更新改造,在吴乐畈、龙谷路、水阁路等路段新建公厕、环卫作息场所等,保障城区环卫设备完备;提升古院新城环卫服务功能,尽快启动建设集垃圾中转站、公厕、环卫工人休息室为一体的环卫基础设施,加强新城公共服务功能;完善东城环卫设施配套,逐步推进东城工业区、洋浩、云峰核心区以及龙板山区块环卫作息场所、公厕、垃圾收集站等环卫设施建设。

4. 继续抓好市政设施管理。完成东街5弄、8弄、西街16弄等里弄提升改造工作,及时更换破损井盖及清淤工作,加强桥梁管理工作,做好桥梁定期常规检测,继续开展县城人行道道板修补工作。做好路灯、景观灯维护工作,及时处理路灯投诉件的维修。继续实施人行道升级改造,逐步完成官碧路、平昌路、元立大道、园丁路、南门路、南门中路、上南门路、下南门路、西街、凯恩路、牡丹亭路、水阁路、龙谷路、公园路延伸段等主要路段共计约10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工程;继续推进“白改黑”道路路面提质工程,完成牡丹亭西路白改黑(好川公园——烟草公司)和凯恩路白改黑(钟楼——万客缘超市),改造面积共约2万平方米。

5. 继续推进“六边三化三美”工作。做好县城垂直绿化工作,完成好川公园、汤公园边坡立体绿化建设;完成高速东出口绿化建设的扫尾工作;对县城主要雕塑进行清洗;对木平台进行改造更新;完成县城公共绿地补植工作。

6. 继续深入开展“三改一拆”工作。按照“治旧控新、堵疏结合、分类处置、长效管理”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防控新违章建筑,落实 “两违”处罚及做好日常巡查和结果上报,完成“三改一拆”、“两违查处”及“无违建县”创建工作。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