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委会、镇属各单位、企业:
鉴于人事变动,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体制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消除安全隐患,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重新调整黄沙腰镇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现将人员名单公布如下:
组 长:张水明 潘堂根
副组长:谢明富 柳 雄
成 员:何华根 叶丽娟 黄建斐 涂 挺 毛守针
李美玲 林武荣 李建辉 徐栩如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安监站),由副镇长柳雄任办公室主任,林武荣为办公室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指导和组织协调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统筹领导全镇其他安全生产专项议事协调机构工作,其日常工作由下设的办公室负责履行。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全镇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安排和指挥,对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副组长负责具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督,各分管领导对分管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具体分工如下:
党委书记张水明:对全镇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镇长潘堂根:对全镇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何华根:具体负责国土、工业(招商引资)等领域安全生产管理。分管国土所、城建办、镇企办、黄沙腰村安全生产工作。
谢明富:协助镇党委书记、镇长做好安全生产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党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团妇、综治、信访、政协、统战、保密、工会、关协、老干部、村务公开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分管派出所、交警队、综治办、大熟村安全生产工作。
柳雄:协助镇党委书记、镇长做好安全生产日常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例会工作。具体负责林业(森林防火)、农业、安全生产、统计、教育、发改、市场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社保、金融、科技、经贸、招投标中心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分管九龙山保护区、林业站、中心小学、邮政所、中心卫生院、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医办、仙人坝村安全生产工作。
黄建斐:具体负责财政、农办、水利、电力、气象、五水共治、三资管理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分管水管站、供电所、电信所、大洞源村安全生产工作。
涂 挺:具体负责计生、交通、土地开发、依法行政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分管计生办、公路站、邵村安全生产工作。
叶丽娟:具体负责宣传文化、广电、体育、文明建设、移办、档案、旅游(农家乐)、计生协会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分管综合办、文化站、广播站、小洞源村安全生产工作。
毛守针:具体负责人武、民政、环保、洁净乡村、残联、消防、老龄委、老年体协、红十字会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分管民政办、消防队、中心敬老院、上定村安全生产工作。
上述分工根据黄委〔2015〕7号《关于调整黄沙腰镇班子成员工作分工的决定》制定,后续如有分工调整或者人员变动时,经班子分工确定的接任人,负责分管相应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附件:遂昌县黄沙腰镇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实施意见
中共遂昌县黄沙腰镇委员会
黄沙腰镇人民政府
2015年3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遂昌县黄沙腰镇党委政府
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实施意见
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监管、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推进黄沙腰镇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黄沙腰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安全生产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党政”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中“一岗”是指党政领导干部职务对应的岗位,“双责”是指领导干部既要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就是建立健全黄沙腰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把安全生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抓紧、抓实、抓好。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领导重视是关键。推行安全生产党政领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是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明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有利于建立“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机制,是实现全员、全层次、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需要。
各行政村、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要准确把握”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内容和要求,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不断增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执行力和生命力,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具体内容
(一)镇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
1、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单位按规定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4、支持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建设,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5、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构;
6、执行下高危企业、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每年不少于4次。
(二)镇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主要职责:
1、协助主要领导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党委、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在本行政区域贯彻落实;
2、负责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
3、落实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及时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受镇主要负责人委托组织落实年度应急演练;
4、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办;
5、定期向县安委会报告本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6、落实镇与有关部门、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7、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及时赶赴现场,参与事故应急救援;
8、执行下高危企业、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每年不少于12次。
(三)镇分管其他工作负责人主要职责:
1、加强对分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负责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党委、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分管行业领域的贯彻落实;
2、受镇主要负责人委托,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分管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分管工作同时安排部署;
3、督促分管部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分管领域内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4、与分管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督促分管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承诺,落实分管行业的打非治违工作;
5、监督检查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分管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督促和协调分管行业领域内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工作;
6、定期向镇主要负责人报告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7、分管行业领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及时赶赴事故现场,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并及时如实上报事故情况;
8、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每年不少于12次。
(四)各行政村
各村委员会主任为本行政村范围内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事故上报、传达相文件精神等相关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积极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各村委会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做好本辖区内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配合检查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结合实际,及时向镇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请示上报有影响生产、生活、人身及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或危险源,并及时落实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所辖区发生伤亡及重大火灾事故,应及时报告,保护现场,并积极协助上级及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做好群众和受害者亲属工作和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五)各部门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镇其他机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管,并接受镇安监站的指导、监督。全面落实和执行镇政府安全生产相关部署和文件精神,做好各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落实完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措施
1、加大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各级目标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标准,细化考核内容,坚持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综合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各行政村、各部门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结果,将作为政府、部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2、严格责任追究。各级相关领导忽视安全生产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按照事故查处“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责任追究。
3、建立长效机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倡导和树立安全生产政绩观。发展经济,提高效益是政绩业绩;搞好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政绩,更是难得的政绩业绩。着重建立健全本区域安全生产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贯彻落实
1、镇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良好局面,对于分工交叉的安全生产工作,由相关领导共同负责。各行政村、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要求,层层分解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2、各行政村、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针对本辖区、本部门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从组织领导、工作制度、监管机构、安全投入、隐患整改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