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工业经济缓中趋稳 稳步发展仍须努力 ---一季度我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索引号:/2016-111603 生成时间:2016-05-04 14:47:41 发布机构:县统计局 来源: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季度,我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15亿元,同比下降5.4%,降幅较1-2月收窄5.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12.88亿元,同比下降5.6%,降幅较1-2月收窄4.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工业经济发展有趋稳迹象,但工业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不确定因素较多,企稳基础尚不牢固。

一、规上工业经济运行主要亮点

1.工业生产连续回升。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5.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1%。从各月数据来看,自20153月以来,规模工业增加值持续回落,201512月回落至-15.3%20161-3月月比20151-12月回升了2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县1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1个行业增加值呈正增长,增幅超过规上工业平均水平的有9个行业。

2.新增规模企业增长强劲。一季度,我县2015年度新增的9家规模企业累计实现产值0.60亿元,拉动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8个百分点。

3.  重点产业发展良好。一季度,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0.68亿元,增长1.8%,增幅居全市第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23.0%,增幅居全市第一,快于全市平均水平20.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0.51亿元,增长1.8%,增幅居全市第八,拉动全县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

4. 质量效益有所提升。一季度,规上工业实现利税0.44亿元,增长1.5%,其中利润0.05亿元,去年同期利润亏损0.005亿元,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全县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2.9万元/人,比上年提高0.5万元/人,列全市第三。

二、规上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重点行业分化明显。增加值总量居前六的重点行业有2个发展较快,但仍有4个发展缓慢,低于面上平均水平,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木材加工、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分别增长18.6%3.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行业发展缓慢,分别下降10.9%3.6%0.5%12.8%

一季度重点行业分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3

一季度

当月增速

累计增速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76

14.78

-1.5

-10.9

金属制品业                

4.27

11.33

7.9

-3.6

造纸及纸制品业                        

0.57

1.55

1.2

-12.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49

1.34

11.5

18.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0.28

0.64

40.7

-0.5

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15

0.43

22.4

3.2

2. 产能过剩现象较为突出。从一季度景气状况调查情况来看,全部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8.0%,和2015年四季度相比,下滑3.2个百分点,产能过剩现象较为突出。在被调查企业中,有35.4%表示产能发挥程度低于正常水平,46.8%表示产能过剩的情况比较严重,1.6%表示产能过剩的情况非常严重。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有33.3%表示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 29.1%表示产品价格过低、劳动力供应不足、技能欠缺、劳动成本过高、产品竞争力不足, 12.3%表示季节性停产等原因。

3.小企业破冰困难。从“十百千”走访调研统计活动情况来看:行业龙头企业、大企业的生产形势相对乐观,面对艰难的经济形势,能够通过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途径来应对困难。而小企业的情况则较为悲观,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小企业业主的态度都较为消极,缺乏信心,表示不求做大做强,企业能继续生存就行;另一方面,小企业目前所掌握的技术相对较低,也没有自己研发团队,研发成本较高,也缺乏资金支持。小企业的发展处于困境之中,破冰困难。

三、下步建议

  1.正确剖析影响工业生产增长因素,厘清行业、企业重点发展次序。一是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稳增长”的措施。各相关部门应避免只重视数量增长(工业总产值增速)而忽视质量增长(现价工业增加值增速),要以服务推动重点产业(比重大)、附加值高的行业(增加值率高)为重点,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推动我县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2.准确把握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方向,发挥好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作用。一是扩大增量。从目前来看,扩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我县一季度1.8%增长拉动来自新上规模企业,因此加大招商力度,培育新的规模以上企业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二是提升存量。引导企业改变传统生产模式,鼓励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并能使企业存量得以提升。三是做优、做准服务。坚持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创新服务举措,尤其对目前发展较为困难的小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如建立企业和部门互动的网络平台,提高问题的“原味”和解决问题的及时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