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街道办事处、濂竹乡人民政府:![]()
根据《关于要求编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的通知》(县治水办〔2017〕8号)精神,我局会同云峰街道、濂竹乡和水利、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到黄岩坑开展调研,并编制完成黄岩坑“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现将《黄岩坑“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遂昌县国土资源局
2017年5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为全面落实“河长制”相关要求,深入推进黄岩坑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上级部门关于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全面开展水环境保护,切实保障水环境安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相协调、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为黄岩坑流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二)工作目标
根据“五水共治”工作目标,通过四年的努力,确保黄岩坑流域无水污染物排放,跨村域河流交接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重点加强黄岩坑流域生态治理,实现“水质常青成景”的目标。
二、基本情况
黄岩坑,起点叶油,终点濂溪汇合口,全长5.15公里,水域面积0.049平方公里,流经银都、长濂2个行政村村,涉及人口2500人。
(一)水质方面
河道内目前情况良好,无黑臭现象,无污染直排现象,水质清澈见底。
(二)截污方面
从调查情况,该河道涉及的2个行政村已进行污水管网铺设工程,目前所辖行政村均没有污水直排入河现象。
(三)养殖场方面
该河道附近有养殖场1家,已设有污水处理,并于2016年对养猪场整体设施进行了维修。
(四)工业企业方面
该河道下流有一处毛田砂场,已设有污水处理,对水质无影响。
(五)河坑疏浚及保洁方面
该河段水面保洁、河岸保洁已落实人员、职责明确,制度健全。
(六)村民水环境保护意识方面
目前全社会整治水环境的氛围还未形成,村民水环境保护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具体体现在村民的卫生习惯还未养成,有乱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现象。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排查流域污染源(2017年4月底)
由总河长统一牵头组织对该河道水质现状及污染源进行排查,特别对确定为重点河段的部位要详细排查。
(二)全面开展污染源整治(2017年5月—12月)
结合黄岩坑流域现状,重点实施“畜禽养殖整治工程、局部河段清淤疏浚工程、河道沿岸零星治污工程、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等四大工程,实现“常年洁净”目标。
1.畜禽养殖整治工程。对养猪场开展全面综合治理,达到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要求。(由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牵头,所涉及1个行政村配合)。
2.局部河段清淤疏浚工程。按属地管理原则,对河道沿线的垃圾、废弃物、菜地等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和疏浚,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河坑清理,确保河道畅通、清洁、水清。(由治水办牵头,所涉及2个行政村配合)。
3.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一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绿色、无公害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特别加强农药使用和农药废弃物管理。二是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将区域内防洪提建设项目与水环境治理工作相结合,做到防护与生态保护并重,有效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美化安溪流域生态环境,推动水保环境治理进程。
4.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整治工程。根据村庄的现状特点、人口数量、经济与社会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设施新建和提升,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三)健全完善长效保护机制(2017年1月—12月)
在扎实抓好集中整治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巩固整治成果,实现“常清”和“成景”目标。一是加强对包干河坑的日常保洁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河坑清理,加强农村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沿线垃圾收集、清运,加强环境卫生巡查监管,减少河道面源污染,提升河道生态环境。二是加强对黄岩坑流域附近村民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各村通过发放环保宣传册,开展环境保护主题讲座,在公告栏张贴环保宣传资料等形式,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使“五水共治”工作取得长效。
四、治理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需采取对应措施。
(一)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程
深入开展“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双清”等专项行动,以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大投入,加快生活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尤其是人口集聚区要提高污水收集能力;进一步推进雨污分流;完善污水管网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污水管网规范达标运行。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5%,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100%,建立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的行政村达100%。加强对黄岩坑流域两旁及水面垃圾的清理,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和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着力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大力推广运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切实降低农药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商品有机肥推广达到县级要求,化肥施用强度逐年降低,年底前,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2%,并逐年保持2%的递减。
(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深入贯彻河道生态建设理念,建立健全“河长制”,通过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全力推进黄岩坑流域的综合整治。同时,完善保洁设备,健全保洁队伍建设,规范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河道保洁质量。加强河道管理,加强对毒鱼、电鱼等现象的管理。到年底,流经村庄等人口集聚区河道保洁率100%,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黄岩坑流域功能有效恢复,完成河道整治。
五、强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云峰街道、濂竹乡要成立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黄岩坑流域水环境治理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街道干部齐落实。
(二)全面实施“河长制”
黄岩坑总河长为郭云强副县长,责任乡镇为云峰街道和濂竹乡,责任部门为县国土资源局。云峰街道也要确定乡镇级、村级河长。其中乡镇级河长由各村联系领导担任,村级河长由村驻村干部、村干部担任,设立河道保洁员,同时制定黄岩坑流域的年度整治目标,并报治水办备案。各级河长负责牵头推进所包干河坑水系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工作,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河长制”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严格实施“河长制”工作考核,并纳入乡镇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实绩挂钩。
(三)强化要素保障
1.强化资金保障。把水环境治理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生态环保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加强对各类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的整合,引导资金向水环境治理倾斜。
2.强化技术保障。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攻关,重点抓好农村污水治理、面源污染控制、水域富营养化控制、生态修复等方面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3.强化队伍保障。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设立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办公场所和人员,处理日常与考核督查工作,各线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负责相应工作,齐抓共管确保水环境治理工作抓到实处。
(四)完善体制机制
1.强化执法监管机制。完善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法规,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强化行政约谈、经济处罚、挂牌督办、限期治理等综合手段,从严监管违法排污人员。创新行政监管方式,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注重环境信访与执法联动,推进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建立健全舆情监控和媒体应对机制。
2.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根据县里要求,严格执行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加强环境资源配置量化管理、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垃圾处理和废气治理等企业实行鼓励类优惠政策。
3.健全全民参与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持久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总结和推广,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的作用,形成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邀请广大村民参与监督,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投身水环境治理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黄岩坑“一河一策”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