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收入水平稳步增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时间:2017-06-15 00:00:00
字体大小: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16年遂昌县农村居民收入简析

十三五开局之年, 遂昌县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深入推进“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和新农村建设,依托美丽环境,发展美丽经济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特征

(一)总体特征:收入稳步增长,增速逐年放缓。

1.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6年我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简称农民收入)为15545元,在全市位居第5,比全市平均水平16459元低91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22866元低7321元,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2.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增速逐年放缓。2016年我县农民收入增长9.5%,比GDP增速快2.1个百分点,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从全省看,我县农民收入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从近两年我县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速由201412.3%回落至20169.5%,呈逐年回落态势,与全市平均增速趋势一致。分季度看,我县增速波动较大,20162季度增速低至8.2%,波动幅度达1.3个百分点,而全市平均增速最低为9.3%,波动幅度为0.5个百分点,增速稳定性仍需关注。

 (二)结构特征:收入结构不均衡,财产净收入偏低。

2016年农民收入结构表

 

2015年(元)

2016年(元)

比重(%

增速(%

拉动百分点(%

可支配收入

14196

15545

 100

9.5

 

工资性收入

7777

8589

55.3

10.4

5.7

经营净收入

4868

5166

33.2

6.1

2.1

财产净收入

495

544

3.5

9.9

0.4

转移净收入

1056

1246

8.0

18.0

1.3

从收入结构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呈全面增长态势,四项收入比为55.3:33.2:3.5:8.0,财产和转移净收入总比重为11.5%,收入来源集中于工资和经营收入,结构不均衡。

1.工资性收入成农民增收主要动力。农民工资性收入为8589元,增长10.4%,占可支配收入的55.3%,拉动收入增长5.7个百分点。自2013年起,工资性收入超过经营净收入成为农民主要增收动力,每年保持快速增长,占比逐年扩大。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加大对来料加工扶持,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二是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项目建设,提高了水泥工、木工等农民工的日工资以及出工天数;三是多数人选用企业和农田两边跑的形式,工厂工资的稳定性,可以弥补农田靠天吃饭波动性。

2.经营净收入平稳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农民经营净收入为5166元,增长6.1%,较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拉动收入增长2.1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做大茶叶、水果等产业,发展中蜂、中药材等新兴产业;二是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家乐、民宿及特色农产品等产业的兴起;三是农村电子商务壮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共同促进经营收入增收。但受制于地域、规模等原因,经营净收入增速逐渐放缓。

3.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农民财产净收入为544元,增长9.9%,拉动收入增长0.4个百分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带来的租金收入,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的集体分配收入,以及农民理财观念更新带来的利息均促进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

4.转移净收入增速最快。农民转移净收入为1246元,增长18.0%,拉动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失地保险政策影响仍在以及居家养老模式推开,养老金收入大幅增长;医疗、低保、助学等救助体系完善,带动转移收入增长。

二、制约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的因素

1.工资性收入增长后劲有限。一是当地务工以打零工为主,打工时间不稳定,并且打工日工资水平较高,技术工种日工资达到300元左右,一般零工日工资也在150元左右,工资水平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二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工资水平上涨幅度呈现放缓的态势。

2.经营净收入仍以传统农业为主。我县农业资源丰富,有茶叶、油茶、毛竹等传统产业,也有水果、中药材、中蜂等新生产业。当前,农业种植面积有限,规模化低,加上农产品价格波动,经营成本上涨;其次,不少农产品处于供应链底端,利润空间小,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收入增长。

3.财产收入渠道较为单一。农民财产净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存款利息、土地流转租金以及专业合作社集体分红。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民风险承受力更低,对投资理财产品不熟悉,投资渠道相对单一,财产收入水平不高。

三、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的建议

1.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一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培育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要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相结合;三要做大做精本土品牌,充分发挥遂昌菊米、龙谷丽人、金竹油茶等本土品牌的品牌效应。

2.提升农民就业技能。一要按照产业所需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实现“普工”到“技工”的转变,培育更多技术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二要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体制,逐步推行农教科结合,专业人员跟踪服务,从而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为持续增收做铺垫。

3.拓宽民间投资渠道。一要增强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多元化居民投资渠道,提升农村居民的利息收入、出租房屋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以及其他投资收入的增值空间。二要壮大合作社力量,发挥“租金保底+入股分红+劳动工酬”多重分配机制的优势,带动农户的财产净收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