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遂昌县全域旅游业态提升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遂昌县全域旅游业态提升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遂昌县全域旅游业态提升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
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遂昌县全域旅游业态提升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旅游产业提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实现深度跨界融合,根据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为加快我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推动县域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以全域旅游产业提升促进县域资源有机整合,不断壮大全域旅游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将遂昌打造成为长三角休闲度假目的地。
二、发展目标
率先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推进旅游“一十百万”工程,即“建设一条最美风情环线,推进十个重点项目,创建百个景区村和百个旅游厕所,建设万家美丽庭院”;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旅游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旅游项目提升工程
1.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好“四个一”工作机制,完善旅游项目攻坚管理办法,形成“周晒图、月点评、季总结”工作流程,营造人人都是攻坚员的良好氛围。明确攻坚重点,聚焦2018年十大重点旅游项目,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分解表。紧盯投资建设进度指标,强化要素保障,重点推进一批未开工或进度偏慢的项目。2018年,计划完成凯兴开元大酒店、三墩文化博览园、关雎文化园东方街区、爱情谷花海、长濂古民居文化街区、金钻养生园等一批新业态项目,实现对外营业;2020年前,计划完成爱情谷滑雪、茶园村乡村活化、花盈原乡·黄庄休闲度假村、焦滩馨庐民宿村落、周村星空院落等一批项目。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国土局、县建设局、县文广出版局、项目所在地乡镇(街道)
2.推进旅游景区提升。大力提升景区质量,加快打造新的吸引点。攻坚金矿创5A工程,启动一批体验型项目建设。南尖岩景区加快建成帐篷酒店、玻璃餐厅,加快推进悬崖酒店、悬崖餐厅、树屋、无边泳池、房车露营地等体验型众享型项目。千佛山景区三期工程加快实施,入口区块酒店改造完成投入使用;高坪北斗崖景区提升滑雪等新业态项目的服务能力;长濂旅游区创4A提升规划完成编制和审查,资源价值评估通过省级评审,启动一批改造提升项目。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国土局、县林业局、县建设局、景区所在乡镇(街道)
3.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平台。加快黄金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步伐,推进金矿通景公路提升等基础设施工程。推进湖山旅游区建设,完成湖山旅游区总体规划,推进湖山集镇改造工程;推进汤显祖戏曲小镇建设,加大对文化产业类项目和人才的招引力度。加快推进王村口红色旅游风情小镇,蔡源蔡和文化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和旅游业态招商、培育,王村口红色旅游风情小镇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基地、游学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力争通过省级旅游风情小镇验收认定。
牵头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文广出版局、县教育局、项目所在地乡镇(街道)
(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
1.推进百村景区化。制定出台《遂昌县景区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建立景区村建设工作交流机制、督查机制、指导团队,统筹协调和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问题。2018年力争创建A级景区村25个,其中坑口、红星坪、苏村、刘坑等4个村创建3A级景区村。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农办、县美丽办、县建设局、相关乡镇(街道)
2.打造景区样板村。创新景区村产品培育模式,整合资源向产业发展基础好的村点倾斜,打造一批“远可看、近可游、居可养”的乡村旅游标签产品。按照省3A级景区村标准推进焦川、珠村畈、九龙口、黄泥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按照省2A级景区村标准推进新旦、小忠、金岸、高坪新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推进坑口、刘坑、红星坪3个村的样板景区村建设。加快推进第四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农办、县文广出版局、县美丽办、相关乡镇(街道)
3.推进民宿集聚发展。推进馨庐·焦滩民宿村落、蔡源周村星空院落、湖山环湖民宿、乐领·旗山侠隐庄园等民宿集群发展,形成高坪、湖山、大柘至蔡源沿线三大精品民宿集聚区。2018年至少建成5家精品民宿。对照省级金银宿标准着力培育和优化一批高品质的民宿产品,全县争取1家民宿通过金宿级评定,2-3家民宿通过银宿评定,新增优质民宿产品3-5家。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农办、县文广出版局、县公安局、相关乡镇(街道)
4.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开展大柘镇车前村、蔡源乡大柯村、北界镇淤弓村村庄规划,实施村内交通道路休整、闲置空地复绿、立面改造、公厕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等工程,重点整治乡村环境。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配合单位:相关乡镇(街道)
(三)业态融合提升工程
1.加快项目谋划。围绕“一心一廊六园”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以生态为底色的体验型、参与型、分享型旅游项目。打造“旅游+”模式,培育康体游、养生游、体验游、冬季游、夜晚游等新业态。加快推进湖山地心温泉水上游乐场、汤显祖戏曲小镇爱情谷花海乐园等一批引爆型新业态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旅游三化工作,主动对接资本市场,实现遂昌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推进遂昌旅发公司增资扩股、混改及项目并购等工作,积极争取IPO主板上市,进一步带动遂昌旅游转型升级。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文广出版局、县金融办
2.突出产业融合。一是加快推进工旅融合,探索尝试“工业+旅游”的绿色工业道路,大力延伸特色工业旅游产业链,催生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开启“工旅融合”新篇章。二是做深文旅融合,依托汤显祖文化、电商文化、山水文化资源,加快文旅融合、体旅融合、商旅融合等“旅游+”项目开发,组织开展2018年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申报认定工作,推广一批文化演艺、非遗传承、红色体验等文旅融合产品。三是做强农旅融合,探索“以农兴旅、以旅富农”的跨界融合发展道路,推进农业生产区变景区、农产品转变成旅游地商品、农事劳动变成农事体验,2018年底前创成两个省级果蔬采摘旅游基地,新培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生产经营主体29个,转化旅游地商品27个,建设购物网点7个。
责任单位:县经济商务局、县文广出版局、县农业局;配合单位:县旅委、县教育局、县林业局、县农办、县水利局
3.提升休闲业态。不断拓展城市休闲空间,大力推进“一溪两岸”景观化改造,加大绿化美化彩化力度,建设滨水休闲区、城市公园、城市雕塑、特色街区。发展特色小吃街、茶吧、KTV等城市休闲设施,营造人性化的主客共享休闲环境,着力打造遂昌未来的“城市客厅、魅力核心”;丰富夜间经济元素,着力培育城市经济;制作“夜游遂昌”(暂定名)导览图,标注遂昌的特色餐饮、小吃、休闲场所和夜游线路等,完善城区的标识标牌系统。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配合单位:县旅委、县市场监管局
4.加快绿道建设。按照“顺应自然肌理、契合城乡布局、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特色底蕴”的原则,大力推进县域绿道建设,2018-2020年三年完成投资10.33亿元,建设里程330.93公里,其中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2.05亿元,建设里程127.11公里。重点推进县城核心区域及连接乡村旅游点的绿道项目,加快建成瓯江绿道支线遂昌段、环新城、环妙高山等绿道,积极谋划湖山环湖绿道,形成立体式、多功能的绿道网体系。不断提高绿道共享率和使用率,带动沿线地块的土地价值提升,产生明显的市场经济效益。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黄金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相关乡镇(街道)
(四)旅游要素提升工程
1.率先创成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深入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加大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把旅游业这一优势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强化全县全域旅游宣传工作,加大县城主要点位、涉旅企业、A级景区、旅游乡镇、A级景区村等点位宣传,形成人人参与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的浓厚氛围;根据《遂昌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进一步对标创建要求,梳理短板项目,细化优化创建任务,分解到各部门,逐项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建立完善我县旅游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开展全域旅游环境大整治百日攻坚活动,集中力量改善旅游环境卫生,提升旅游服务体验,打造旅游整体氛围,树立我县良好的旅游形象。
牵头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成员单位
2.提升县域旅游环境。深化全民主客共享的理念,营造宜游宜居、人文友好的旅游环境,让民生小事更具温度,让旅游体验更加美好。加快推进城市旅游环境整治,实现城市街区通行便捷,秩序井然;提升旅游通景公路等级,加快推进南尖岩至王村口、云峰至金矿通景公路建设,做好道路沿线景观的绿化美化;深化旅游厕所革命,完成旅游公厕设计大赛五强作品落地,围绕“厕所景观化”的目标,让旅游厕所更加环保、更加卫生、更有品质;不断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中心功能,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位布局,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详实的旅游信息服务。优化旅游发展软环境,以优化市场主体促进优质旅游,引领带动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餐馆饭店、旅游购物场所、乡村旅游点、自驾车营地等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引导企业参与等级评定、塑造品牌,推进全行业诚信、优质发展;深化“微笑遂昌”服务,建立微笑自愿者服务激励机制,倡导人人争当导游员;推进万家美丽庭院建设;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警察、旅游巡回审判点的作用,切实保障游客利益。
牵头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公安局、县法院、县行政执法局、县经济商务局、团县委、县妇联
3.农民旅游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比重测算试点。为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全域旅游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掌握农民旅游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测算全域旅游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探索建立科学的比重测算方法,丰富完善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关于“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的创建考核要求提供有力的统计评价支撑。浙江省开展农民旅游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比重测算试点工作,遂昌是全省三个试点县之一。2018年,全面开展遂昌县农民旅游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比重测算试点工作,此项测算以全省全域旅游产业测算工作为基础,以现有农村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制度为补充,暂以《浙江全域旅游产业统计分类(试行)》为本次测算涉及的产业统计界定标准。
责任单位:县旅委、县统计局;配合单位:相关乡镇(街道)
(五)品牌形象提升工程
1.突出县域形象品牌。设计富有县域特色、主题形象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遂昌旅游品牌LOGO,并广泛推广,不断提升县域旅游品牌辨识度,进一步扩大遂昌旅游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把遂昌良好生态环境与健康的形象充分结合,多渠道多方位立体宣传,全面打响“生态之窗,康养遂昌”品牌。
2.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大力策划举办高水平品牌体育赛事、文化演艺、村歌春晚、网红推荐等各类主题活动,以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带动游客市场,集聚旅游人气,培养一批粉丝群体和宣传使者。重点落实“遂昌建县1800周年暨汤显祖文化节”“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赛、古道徒步活动、研学旅行、自驾车越野等活动,打响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名片。
3.开拓巩固客源市场。挖掘江浙沪主要市场客源,开拓江西、福建、安徽等新兴市场。加大联合拼盘力度,做强主要客源市场形象宣传,谋划“形象投入+旅行社推广”模式。针对周边市场及高铁游群体,举办遂昌旅游的专题推介活动。
责任单位:县旅委;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出版局、县农业局、县教育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域旅游业态提升专项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孙培莲任组长,县旅委主任邱根松为副组长,建设局、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国土局、招商局、经济商务局、妇联、团县委、教育局、行政执法局、金融办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切实推动我县全域旅游业态的提升工作。
(二)优化发展环境。制定《遂昌县景区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政策文件,形成政策支持合力,营造推进“全域旅游业态融合”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督促检查。全域旅游业态提升专项领导小组要加大督查力度,对照工作找差距,针对问题定措施,创新督查方式,强化督查措施,适时组织督促检查活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政协办公室,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
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7日印发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遂昌县政府办公室 | 政策文件 | 行政规范性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