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专栏 >> 清廉遂昌网 >> 信息公开 >> 其他 >> 预决算

遂昌县纪委2018年度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时间:2020-12-09 19:20:38      来源:遂昌

中共遂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2018年度

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一、部门(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主管全县行政监察工作,负责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县政府有关行政监察工作的决定,监督检查县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县政府各部门任命的干部、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各乡镇人民政府任命的干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政府决定、命令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情况。  

2负责统一部署全县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3负责调查处理县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县政府各部门任命的干部、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各乡镇人民政府任命的干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违反政纪的行为,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作出行政处分或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必要时直接查处下级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 
    4受理监察对象不服政纪处分的申诉;受理个人或单位对监察对象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保护国家工作人员的正当权利和合法权益。 
    5制定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范性文件及政策。负责变更或撤销县级机关各部门监察室不适当的决定和规定。 
   6负责制定廉政建设和政纪教育计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行政监察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教育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为政清廉。 
   (7)负责对行政监察工作理论研究;对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带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8会同县级机关各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做好监察干部的管理工作,审核各乡镇和部门监察组织干部人选,任命部门监察室组成成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监察系统的组织建设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对全县监察系统的干部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组织指导监察系统干部的培训工作。 

9维护宪法和法律法规权威;

10依法监察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情况,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11开展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2.机构情况和人员情况。

2018年纳入遂昌县纪委部门预算的单位编制总数为54名,其中:行政编制52名、事业编制2名。截止2018年底,实有人数61人,其中:在职人数为人行政在职 48人、事业在职2编制外聘用人员3(其中文书1人,驾驶员2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美丽幸福大花园提供坚强保障。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8年年初预算收入10,990,285.07元,上年9,565,032.61元,比上年增加14.90%,增加的原因是人员工资调标等。

2018年年度预算收入调整数13,818,670.30元,上年10,042,893.76元;比上年增加37.60 %,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调标及办案经费等。

2018年本年支出年初预算11,459,432.82元,比上年增加19.81%,减少的原因为办案交流等接待增多。

2018年本年支出调整数13,857,824.22元,比上年增加34.57 %,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调标及月度奖增加和办案交流等接待增多。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2018年本年收入决算数13,818,670.30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2867539.15元,增幅25.74%,增加原因是人员工资调标及月度奖增加和办案交流等接待增多。

2018年本年支出决算数13,129,984.45元,比年初支出预算数增加1670551.63元,增幅14.58%。增加的原因是人员工资调标及月度奖增加和办案交流等接待增多。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收入类别

本年收入

占比数

备注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码

合    计

13,818,670.30

100

20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1,540,894.06

83.52


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025,279.04

7.42


210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593,656.20

4.30


221

住房保障支出

658,841.00

4.77


 

2)收入支出按部门所属单位分布情况

支出类别

本年支出

占比数

备注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码

合计

13,129,984.45

100


20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0,851,764.41

82.65


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025,279.04

7.81


210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593,656.20

4.52


221

住房保障支出

658,841.00

5.02


229

其他支出

443.8

0.00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8年“三公”经费支出176,350.25元,比上年增加11.38 %,,增加的原因是办案交流等接待增多。

2)会议费支出情况:2018年会议费支出为0.00元,比上年减少100 %,原因是今年加强了会议费支出的管理,开展了会议没有发生会议费。

3)培训费支出情况:2018年培训费139,060.00元,比上年减少-24.67%。原因是今年加强了培训费支出的管理,开展了培训会没有发生培训费。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2018年财政拨款收入13,811,503.82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533,727.58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25,279.04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93,656.20元,住房保障支出658,841.00元。

2018年财政拨款支出13,111,476.45元,其中基本支出11,809,476.45元(人员经费9,571,528.49元,日常公用经费2,237,947.96元),项目支出1,302,000.00元。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18年年末结转727,839.77元,其中20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结转727,839.77元(基本支出结转637,168.77元、项目支出结转90,671.00元)。

(四)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2018年资产合计3,083,320.70元,比上年增加46.85%,其中流动资产1422945.20元,占46.15%,比上年增加88.46%,增加的原因是专项奖金等未支付结转等;固定资产1,660,375.50元,占53.85%,比上年增加23.36%,增加的原因是购入电脑、桌椅等办公设备等。

2018年负债合计695,105.43 元,其中流动负债695,105.43元,为生育津贴等往来款增多

2018年资产负债率2.25%,负债为其他应付款党费返还、生育津贴等,无风险存在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部门(单位)财务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本单位严格按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按财政规定进行决算编报,决算审核无误。

(二)本(单位)决算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按规定批复决算工作开展情况。

本单位按时对决算进行公开。

三)对部门(单位)决算管理及报表设计的意见建议

无建议。

(四)对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建议。

无建议。

 

 

 

 

 

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4.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