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1年遂昌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局属各单位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一步适应新时期农技推广工作要求,合理有序安排好全年农业生产,县农业农村局遴选了2021年农业主导品种175个,其中主要的农作物品种139个,畜禽品种26个,渔业品种10个;农业主推技术71项,其中农业综合技术2项,主要农作物技术54项,畜禽技术10项,渔业主推技术5项,现予推介发布。
请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组织开展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有效引导广大农民应用农业优良品种及先进适用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切实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
附件:2021年遂昌县农业主导品种与技术推介名单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2021年遂昌县农业主导品种与技术推荐名单
一、农作物主导品种
作 物 |
品 种 |
备注 |
油 菜 |
浙油50、浙油51 |
|
早 稻 |
中早39、中组143、中组18 |
|
杂交晚稻 |
中浙优8号、华浙优1号、中浙优H7 |
|
甜、糯玉米 |
浙甜20、浙甜11、金玉甜2号、浙糯玉10号 |
|
春大豆 |
浙鲜12、浙农6号、辽鲜1号 |
|
秋大豆 |
衢鲜1号、萧农秋艳、六月半 |
|
马铃薯 |
浙薯956、中薯3号、兴佳2号 |
|
蚕 豆 |
白花大粒、慈溪大白蚕、双绿5号 |
|
茭 白 |
单季茭:美人茭、金茭2号、余茭2号 双季茭:浙茭7号、浙茭6号、浙茭3号 |
|
大白菜 |
浙白5号、早熟8号、浙白6号、浙白8号 |
|
青 菜 (小白菜) |
早熟5号、油冬儿、苏州青、青丰1号 |
|
豇 豆 |
之豇618、之豇108、之豇616、 |
|
四季豆 |
浙芸3号、红花青荚、浙芸5号、丽芸3号 |
|
黄 瓜 |
大果型:中农18号、津优4号、津优5号、 小果型:碧翠18、浙秀1号 |
|
瓠 瓜 |
浙蒲9号、浙蒲6号、越蒲1号 |
|
苦 瓜 |
浙绿1号、碧玉、蓝山、如玉146 |
|
西 瓜 |
大中果型:早佳8424、浙蜜5号、提味、美都 小果型:早春红玉、拿比特 |
|
茄 子 |
杭茄2010、浙茄10号、浙茄3号、引茄一号、丰田5号 |
|
番 茄 |
大果型番茄:浙杂503、浙粉712、钱塘旭日 小果型番茄:浙樱粉1号、黄妃、红风铃 |
|
辣 椒 |
浙椒3号、衢椒1号、采风1号 |
|
萝 卜 |
白雪春2号、浙萝6号 |
|
莲 藕 |
藕莲:东河早藕、鄂莲6号 籽莲:太空莲36号、建选17 |
|
茶 叶 |
白叶1号、龙井43、中黄2号、景白2号、金牡丹、黄金芽、嘉茗1号(乌牛早)、迎霜、中白1号等系列品种 |
|
香 菇 |
庆科212、135、浙香6号、L808 |
|
柑 桔 |
大分、由良、甜桔柚 |
|
桃 |
早美丽、中桃9号、早红露、中桃5号、夏香姬、中蟠11号 |
|
杨 梅 |
东魁、荸荠种、早佳 |
|
梨 |
翠冠、初夏绿、翠玉、新玉、秋月 |
|
枇 杷 |
太平白(抗性强)、处州白5号(设施)、宁海白(设施)、处州红8号(晚熟)、处州红5号(早熟) |
防鸟、防暴晒 |
葡 萄 |
夏黑、阳光玫瑰、巨峰、巨玫瑰(采摘) |
避雨栽培 |
猕猴桃 |
翠香、红阳(避雨)、金艳、金魁、华特、迷你华特(采摘) |
防积水、防暴晒 |
其他水果 |
嵊州桃形李;奥尼尔、夏普蓝等蓝莓;中华短柄樱桃 |
蓝莓、樱桃等需防鸟、避雨 |
浙贝母 |
浙贝1号、浙贝2号、浙贝3号 |
|
元 胡 |
浙胡1号 |
|
菊 米 |
菊米1号 |
|
百 合 |
卷丹百合 |
|
黄 精 |
多花黄精 |
二、综合主推技术
1.“千斤粮万元钱”种养综合集成技术
技 术 |
技 术 要 点 |
备 注 |
“千斤粮万元钱”种养综合集成技术 |
①水稻或玉米大豆马铃薯等鲜食杂粮作物为一季作物;②搭配菜、药、食用菌等高效作物或稻鸭、稻鱼等共生共育种养生产模式;③遵循种养结合、粮经结合、水旱作物轮作、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原则;④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或吨粮五千元目标。 |
2.“丽水山耕”海拔600米以上绿色有机农牧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技术
技 术 |
技 术 要 点 |
备 注 |
“丽水山耕”海拔600米以上绿色有机农牧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技术 |
①选择海拔600米以上优良生态环境;②选择粮油、菌茶果菜药畜主导产业;③以绿色有机理念开展清洁化、标准化生产;④开展“丽水山耕”产品认定或“三品一标”认证;⑤设立标识牌,开展展示示范。 |
三、农作物主推技术
1.粮油生产技术
技 术 |
技 术 要 点 |
备 注 |
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 |
培育壮秧主攻壮杆大穗,实现高群体颖花量和高充实度。①选用大穗品种,如甬优系列等籼粳杂交稻;②培育壮秧,小苗早栽,宽行单本足苗;③科学施肥,根据测土配方确定三要素,减少基肥比例;④湿润灌溉:沟水浅栽、薄水护苗、湿润分蘖、及早搁田、干湿养穗灌浆。 |
|
旱粮高产高效综合技术 |
①选用高产高效优质和特色品种;②应用地膜覆盖等促早栽培技术;③发展鲜食旱杂粮生产;④推广应用多熟、间作和套种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出。 |
|
油菜早播稀植壮苗生产技术 |
①早育苗:9月底-10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40-45天;②施足底肥:整地施入复合肥40-50kg、硼砂5-10kg;③早移栽壮苗过冬:11月中旬前完成移栽,密度2800-3000株/亩,陪护壮苗越冬;④做好菌核病防治:温度回升,抽薹前后及时用药,并配合施用磷酸二氢钾、硼砂叶面肥。 |
2.蔬菜生产技术
技 术 |
技 术 要 点 |
备 注 |
蔬菜肥药双减绿色增效技术 |
①选用抗逆性强品种,应用嫁接育苗技术;②推广应用防虫网、杀虫灯和昆虫性诱剂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③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菜粮轮作和茭鸭共育等绿色生产关键技术与模式,达到肥药双减、绿色高效和增产增收。 |
|
蔬菜水肥一体化微蓄微灌技术 |
①建立微蓄池;②配套微灌设施;③选择优良品种;④不同蔬菜种类、时期、土壤肥力的配肥与配水技术。 |
|
蔬菜多茬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
①推广优良品种;②根据不同蔬菜特点,结合与改善蔬菜生产环境,采用多茬高效栽培模式;③采用其它多茬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产量,增加收入。 |
|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 |
通过穴盘、嫁接育苗,集中统一供苗,达到省力省工,提高苗质量。 |
|
蔬菜省力化轻简化生产技术 |
引进推广适合本地蔬菜生产的农机具及配套农艺措施,集成推广蔬菜省力化、轻简化栽培模式,提高机械化生产程度和水平,达到省工节本增效的目的。 |
|
速生叶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
①选用抗病性强、品质优的速生叶菜品种。②应用大棚喷灌等设施。③可与豆类、瓜类、葱蒜类、茄果类等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防止连作加重病虫害。④及时清理田间及四周杂草,减少病虫害中间寄主;做好秸秆等生物废弃物处理。⑤应用防虫网、遮阳网、粘虫板、性诱剂和生物农药等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确保速生叶菜绿色安全。 |
|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 |
①推广应用嫁接育苗技术;②推广应用水旱轮作和菜粮轮作等种植模式,采用夏季高温闷棚或冬闲休耕;③土壤改良,通过施用生石灰或者石灰氮等土壤调理剂来调节土壤PH值和进行土壤消毒。 |
3.茶叶生产技术
技 术 |
技 术 要 点 |
备 注 |
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 |
①根据市场预测分析或自身需求,选择扦插品种;②选择适宜苗圃地、做好畦面整理工作;按标准剪好插穗;③按茶树短穗扦插技术规程(NY/T 2019 )做好扦插及苗圃田间管理工作;④按照《GB 11767 茶树种苗》规定的苗木出圃标准,合格苗木才能出圃。 |
|
无性系茶园密植速生技术 |
①选用白叶1号等无性系品种;②开垦40×40cm种植沟施足底肥后回土;③大行距1.5m,小行距小行距35-40cm,株距25-30cm双条密植,亩用苗4000-6000株。 |
|
茶园生物物理综合防控病虫害技术 |
①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蜘蛛、捕食螨等天敌控制各种蚧类、茶蚜、小绿叶蝉及茶叶螨;②推广灯光诱杀技术。5-10月采用窄波风吸式杀虫灯夜间开灯诱杀成虫,每20-30亩茶园挂放一盏;③推广天敌友好型色板诱杀技术。5-11月用色板诱杀小贯小绿叶蝉等害虫;④利用有益微生物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蚜霉、韦伯虫座孢菌、座壳孢菌等生物制剂防治茶树病虫;⑤推广应用植物源农药。推广应用天然除虫菊、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 |
|
茶树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 |
①统一植保机械、统一防治人员、统一药剂配方、统一防治时间、统一安全间隔期,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②推行绿色防控技术;③推行合理安全农药使用技术。 |
|
机采及色选配套集成技术 |
①_x0001_ 过修剪等措施培育适合机采茶树树冠; ②机械采摘茶叶原料;③鲜叶原料分级; ④机械化制茶;⑤成品茶通过色选机精选。 |
|
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 |
①选择具备一定规模生态环境优良茶园,提倡茶园的茶-林结合,做好“头带帽、脚穿鞋、腰系金腰带”模式茶园生态环境与周边园地协调美观;②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茶树品种,早、中、晚生品种合理搭配;③根据茶园地形、地势,利用自然溪沟设置排水沟和蓄水坑。依据条件建立喷滴灌设施,鼓励茶园套种绿肥。④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⑤茶园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推广应用养羊控草、种草抑草等生态种养模式。 |
|
茶叶标准化化生产技术 |
①根据各地特色、各企业需求制定地方标准规范、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如丽水香茶(DB3311 T19-2020、惠明茶(T/CTSS 13-2020)等;②依据产品执行标准开展鲜叶无公害化生产;③依据产品执行标准通过茶厂优化改造实现加工环境和机械清洁化生产;④依据产品执行标准生产过程标准化。 |
|
多茶类 生产技术 |
①选用龙井43、白茶、金观音等无性系品种;②根据茶厂自身情况配备扁形名茶、螺形名茶、香茶及乌龙茶、工艺白茶、红茶等多茶类生产线或机具;③根据市场需求,春茶早期生产扁形、螺形名优茶绿茶、春茶中后期及夏秋茶生产半烘炒机制丽水香茶为主,根据茶园品种和需求订单适时生产部分乌龙茶、工艺白茶和红茶。 |
|
名优茶连续化生产线加工技术
|
①选择原有条件良好清洁化标准化茶厂②研究摸透所制名优绿茶(如惠明茶、扁茶等)包括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和干燥工艺流程;③根据自身茶类特点和工艺特点科学选用配置机械设备;③以服从工艺和加工品质为原则,根据所制名优绿茶工艺特点开展,名优绿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联结;④开展清洁化生产。 |
|
茶叶品质提升技术 |
①树立以产品品质赢市场理念;②茶树品种选择上以品质优异型为导向,求优不盲目求早;如绿茶宜高氨基酸含量白化黄化品种,红茶选用金牡丹、(工艺)白茶选用银猴(池边3号)等;③肥培上选用菜籽饼有机肥等有利品质形成栽培模式;④慢工出细活,加工工艺流程严格工艺进行;适时采用撞火等提香工艺;⑤做精做好关键工序,如早期粗壮乌牛早芽头微波补杀等杀青杀透;香茶循环滚炒,红茶做精做好发酵 ⑥精制拼配技术以统一规格划分等级;⑦冷链技术保鲜⑧小包装品牌营销提升效益。 |
4.食用菌生产技术
技 术 |
技 术 要 点 |
备 注 |
花厚菇高效立体培育技术 |
①花菇优良菌株筛选和科学组合;②花菇高效立体培育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包括花菇培养基质优化、花菇菌棒安全越夏技术、花菇立体层架式培育及催蕾催花新技术等关键技术。 |
香菇 |
白面优质菇立棒高效栽培技术 |
①白面菇优良菌株科学组合(L808、浙香6号);②白面菇高效培育技术,包括生产季节(7月下旬到8月下旬)、培养基质(麦麸提高20%)、伺服装袋机料棒制作技术、菇棚搭建(黑白膜替代传统白膜)、高温防烂棒培菌技术(棚顶喷水+棚内设施通风降温)、催蕾及偏干育菇技术、未拉膜采摘等关键技术。 |
香菇 |
5.水果生产技术
技术 |
技术要点 |
备注 |
提质增效综合技术 |
①疏果,控制产量;②避雨,水分控制;③套袋;④老果园改造技术;⑤果园以草防草;⑥控制树体高度,保持果园通风透光;⑦施肥管理:看树施肥,增施钾肥、有机肥,控制氮肥,以饼肥为好;⑧病虫防治: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冬季清园、生物防治。 |
适合各种水果品种 |
设施(避雨)栽培 技术 |
①品种选择:枇杷、杨梅、樱桃、葡萄、猕猴桃、果桑、柑橘、桃等;②防冻、防霜、防晒、防鸟、防风,避雨、防虫;③温湿度控制;④控制树冠;⑤病虫害综合防治;⑥肥水控制;⑦疏花(花穗、花序)、疏果;⑧覆反光膜;⑨分批采收;⑩采后分级包装。 |
减少病虫害,提高品质,减少灾害性天气影响。 |
柑橘精品栽培技术 |
①饼肥为基肥,饼肥+复合肥为追肥;②培养中庸树势、疏植;③疏果,控制产量;④采前2~3个月地面覆膜控水;⑤11月覆棚膜,树冠避雨;⑥完熟采收;⑦分级包装;⑧采后清园、病虫综合防治。⑨控制树冠,树体养护、大枝修剪。 |
提高精品率;提高品质; |
矮化栽培技术 |
①定干高度约50cm;②开心型修剪;③结果枝组培养;④更新修剪;⑤其他同提质增效综合技术。 |
便于管理,减少生产成本 |
果园反光膜运用 技术 |
①铺膜时间:采前20~30天;②铺于能最佳反射阳光的位置;③保持反光膜表面整洁、防破损;④反光膜1年可反复使用3次(早中晚熟可反复连续使用);⑤反光膜可结合避雨、控水栽培技术。 |
桃、李、杨梅、柑橘、葡萄等 |
水果套袋技术 |
①疏果、定果后套袋,套袋前防治病虫害;②果袋根据果面要求选用遮光或透光纸袋;③采前1周根据要求,摘袋增色或带纸袋采收。 |
甜桔柚、梨、桃、葡萄、枇杷等 |
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
①防腐保鲜处理、冷藏;②分级处理;③分级包装。 |
所有水果品种 |
6、中药材生产技术
技术 |
技术要点 |
备注 |
药稻水旱轮作技术 |
①选择适宜水旱轮作的品种;②做好茬口安排;③选种适期下种;④稻草覆盖还田;⑤合理使用肥料;⑥加强防治病虫;⑦及时收获。 |
|
林、园地套种药材生产技术 |
①选择适宜套种的林、园地(如毛竹、油茶林等)和药材品种;②推广使用避雨专用栽培袋、防冻防晒设施、无烟草木灰炉③测土配方装袋、④病虫绿色防控技术⑤适时采收。 |
|
良种繁育技术
|
①选择适宜的根茎、块根类中药材(浙贝母、百合、黄精等);②基地海拔600米以上;③适期下种,合理的种植密度;④增施有机肥、磷钾肥;⑤加强防治病虫;⑥秸杆覆盖控草或人工除草;⑦适时采收。 |
7.植保土肥技术
技 术 |
技 术 要 点 |
备 注 |
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 |
①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②根据不同作物及品种确定土壤肥力基础产量;③根据作物种类和地力水平计算施肥配方;④根据配方选用肥料进行科学施肥。 |
|
水稻主要 病虫生态 控制技术 |
①冬闲田种植绿肥,灌水杀蛹;②设置二化螟性诱捕器;③田边留草,种植诱虫植物、显花植物,进行生物多样性调节和天敌保护;④释放寄生蜂;⑤生态种养结合。 |
|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①生态调控技术:抗病虫品种、改善水肥管理、果园生草、作物间套种;②生物防治技术:释放天敌、以菌治虫、稻鱼(鸭)共育、使用植(矿)物源农药、免疫诱抗剂;③理化诱控技术:昆虫性信息素、杀虫灯、诱虫板、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④科学用药技术:应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 |
|
耕地质量提升技术 |
①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施用适量尿素调节碳氮比;②对酸性土壤(pH值≤5.5)施用白云石粉、石灰等土壤调理剂;③种植紫云英、白三叶、黑麦草等绿肥,推广施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④对耕层浅薄的,采取适当深耕或增加客土措施。 |
|
水肥 一体化 技术 |
①建立完善微喷灌施肥系统;②根据作物种类制定微喷灌施肥技术方案;③选择杂质少、纯度高的可溶性肥料;④根据施肥方案进行基肥和追肥的施用。 |
8.农业机械化技术
技 术 |
技 术 要 点 |
备 注 |
水稻育插秧及直播机械化集成技术 |
机插:采用硬盘育秧、运用流水线播种;秧苗标准为叶龄3叶1心,苗高12~20cm,茎基宽不小于2mm。机插要求漏插率≤5%,一般插秧深度在0~10mm。机直播:选择适合的水稻直播机械进行水稻直播。 |
|
果品机械化分级技术 |
①选择适合的选果机械 ②剔除有机械伤、病虫危害、着色度不够、外观畸形等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清除果品表面污物。③机械化分级,主要有称重分级大小分级二种方法。 |
|
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 |
①茶园要修剪成适合机械化采摘的树形。②采茶机的选择,应与茶树修剪机对茶园进行机械化修剪后的茶树长势及茶树蓬面情况相适应。③适期机采:春茶标准新梢80%开采,夏茶标准新梢60%开采。 |
|
茶叶自动化加工技术 |
①根据不同制茶工艺配置合适的加工机械。② 扁形茶加工工艺,由茶叶提升机、杀青机、连续理条机、自动分配系统、扁形茶炒制机组、辉锅提香机、输送机等组成。③毛峰茶加工工艺,由茶叶提升机、输送机、杀青机、理条机、揉捻机、解块机、烘干机等组成。④红茶加工工艺,由摊青机、萎凋机、揉捻机、解块机、发酵室、茶叶烘干机、回潮机等组成。 |
|
畜禽自动喂料技术 |
①根据养殖场布局和养殖畜禽习性特点,科学合理设计饲料运送路线、型式。②料仓高度较高,一般放置在室外,在安装好设备后,应该有防雨淋设施。③定期保养,保证各部件可安全使用。 |
|
养殖场生态水(气)处理设备除臭技术 |
在大型养殖场安装生态水(气)处理设备,大幅度降低恶臭浓度。 |
|
节水灌溉 技术 |
包括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通过设施控制灌溉的时机和灌水量,达到节水灌溉目的。主要要做好灌溉系统类型的确定、灌水方法的确定、管网布置、水力匹配等。 |
|
农产品冷藏(冷链) 保鲜技术 |
①做好入库前库房清毒。②选择合适的果蔬品种和采收方法。③保鲜前处理。④保鲜入库后的管理。⑤ 用冷藏车运输,保持农产品新鲜。 |
|
农用无人机植保技术 |
具有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操控简便,在农药减量增效控害方面效果显著。主推具备全自主飞行、精准施药、断点续喷、雷达避障等功能的农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 |
|
单轨运输机械化技术 |
利用铺设单轨方式,以齿轮齿条啮合等方式驱动并牵引货物载运装置,通过搬运机搬运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的现代机械化运输技术,适用于果园、菜园、茶园等生产过程中的搬运作业,尤其适用于山区坡田、梯田、丘陵和平地棚内运输,最高可在45°坡道上运载超过200公斤的物资。 |
|
农业设施化技术 |
通过设施装备改变农作物生长环境,实现控温、避雨、防病虫等。主要包含玻璃温室、连栋钢架大棚、单体钢架大棚、果树钢架网罩。 |
9.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技 术 |
技 术 要 点 |
备 注 |
稻麦油菜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
①收获与秸秆处理。联合收割机安装粉碎装置,使水稻、小麦、油菜机械收获、粉碎、抛撒一次完成,长度5-10厘米。②适量施用基肥。收获后整地前每亩施用尿素5-10公斤,加速秸秆腐解,并平衡秸秆腐解过程中从土壤吸收氮等元素的影响。③旋耕整地。用耕作机械进行翻压,及时整地、理畦,减少水分蒸发。 |
|
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技术 |
①原料选择。玉米、水稻、茭白、大豆、番薯等。②适量水分。含水量65-75%。③原料切碎。秸秆应切碎、切短至1-4厘米。④接入菌种。将秸秆发酵活杆菌先溶解复活,再配制菌液,均匀喷洒。⑤密封发酵。填实、压紧、隔绝空气。 |
|
水稻油菜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
①秸秆收集、运输、粉碎。②均匀撒施。③配施肥料或腐熟剂。④机械开沟。⑤沟土覆畦。 |
|
秸秆基料化 利用技术 |
①按食用菌种类的规格要求对原料进行预处理。②添加畜禽粪便、辅料,按生料、熟料和发酵料制备基料。③食用菌栽培管理。④菌渣制作、转化有机肥料。 |
|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化利用技术 |
①控制适当的秸秆含水量。②充分均匀粉碎,按规格筛选。③专用机械设备固化成型。 |
|
秸秆沼气生产技术 |
①将秸秆、残菜等切碎、粉碎。②原料堆沤、干湿分离等预处理。③进入厌氧池发酵产气。④沼气脱硫利用。⑤沼液进行肥水灌溉和深化利用。 |
四、畜牧业主推品种技术
1.主导品种
分 类 |
品 种 |
备 注 |
生 猪 |
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及杂交商品猪;金华两头乌猪及杂交组合 |
|
家 禽 |
京红(粉)蛋鸡、三黄鸡;麻鸭;灰鹅;鸽;鹌鹑 |
|
羊 |
波尔山羊、长三角白山羊、湖羊 |
|
牛 |
黄牛 |
|
兔 |
浙系长毛兔、美系獭兔、伊拉配套系肉兔 |
|
蜂 |
中蜂 |
|
特种畜禽 |
梅花鹿;番鸭 |
|
牧 草 |
黑麦草、杂交狼尾草、苏丹草、皇竹草、墨西哥玉米 |
2.主推技术
技 术 |
技 术 要 点 |
备 注 |
母猪高产减排配套技术 |
①母猪多产:饲养高繁殖力的猪种—优化母猪群体胎次结构—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全面推广猪人工授精。②仔猪多活:产房空栏消毒—哺喂初乳—仔猪保温—温控饮水—铁剂注射—寄养与并窝。 |
|
发酵床养猪技术 |
①发酵床栏舍设计;②自动翻耙机械安装;③生物发酵床制作;④污水定期喷洒;⑤发酵床定期翻耙;⑥垫料资源循环利用。 |
|
猪场自动刮粪技术 |
①栏舍改造建设;②刮粪设施设备安装;③干粪收集发酵;④有机肥生产或还田利用。 |
|
畜禽养殖除臭技术 |
①源头控制:科学调整牧场布局—改进栏舍结构—改进饲料配方与添加剂—清洁饮水技术与设备;②过程控制:改进清粪方式—舍内喷雾除臭技术;③末端控制:堆肥除臭技术—粪污处理系统减臭技术。 |
|
水禽旱养技术 |
①场址选择;②合理布局;③旱养栏舍建设;④消纳地或垫料选择;⑤科学饲养管理。 |
|
畜禽福利化养殖技术 |
①饲养员培训:学会善待动物和精细的管理技能。②提供福利设施:增加饲养空间、增强舍内环境调控能力、设置福利性设施或设备等措施。③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考虑畜禽的行为和生理需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质量;应避免高湿、阴冷、高尘埃环境等。④提供营养全面、优质的日粮:应根据不同饲养阶段,提供安全的营养平衡的配合饲料,增强畜禽的免疫力。⑤有效处理畜禽粪便:改善生态环境,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保持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
|
草食家畜全混合日粮养殖技术 |
①标准栏舍设计;②配置全混合日粮搅拌车;③设计饲料配方; ④牧草粉碎,保持适当的水分;⑤全混合日粮制作、饲喂。 |
|
中蜂活框和成熟蜜生产技术 |
①中蜂活框饲养:人工育王—预防分蜂—防止咬脾—清除巢虫—预防盗蜂。②成熟蜜生产:蜜源地选择—中蜂浅机箱饲养—蜂病绿色防控—档案记录—封盖取蜜。 |
|
养殖场防控非洲猪瘟生物安全技术 |
① 场区出入口建立消毒池,与门同款,长不少于4米,深不少于0.3米,场区建立闭环式围墙(高不少于2米、厚不少于0.2米,离最近栏舍外檐距离不少于5米)等防护隔离设施;②场内布局合理,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③有消毒、免疫、无害化处理等防疫管理制度并上墙;④每周消毒1-3次;重点防控期间2天1次;⑤严禁从疫区或高风险区域调运生猪,对新引进的生猪要在隔离舍隔离观察15天以上;⑥防疫六字诀“管住车、守住门、把住料、盯住人、看住猪、关注邻”。 |
|
猪场清洗消毒技术 |
①清洗:先清扫和清理,用低压喷枪打打湿浸润,后喷洒清洁剂,再高压喷枪冲洗。②栏舍消毒:可选用醛类、过氧化物类等消毒剂喷雾,1小时后,更换消毒剂再次消毒。③环境消毒:选用喷洒碱类等溶液消毒。白化时,可选择20%石灰乳与2%氢氧化钠溶液制成碱石灰混悬液。④工作服消毒:用过硫酸氢钾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浸泡消毒半小时,然后冲洗晾干。⑤工具消毒:选择高压蒸汽灭菌、煮沸、消毒剂浸泡等方式消毒。⑥消毒效果评价:清洗消毒后,可采集环境样品送检。
|
五、渔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1、渔业主导品种
种类 |
品种 |
备注 |
鳙 |
鳙 |
|
鲢 |
鲢 |
|
瓯江彩鲤 |
瓯江彩鲤 |
|
大 鲵 |
大鲵 |
|
棘胸蛙 |
棘胸蛙 |
|
唇 䱻 |
唇䱻 |
|
点纹银鮈 |
点纹银鮈 |
|
光唇鱼 |
光唇鱼 |
|
鲫 鱼 |
湘云鲫、异育银鲫 |
2、渔业主推技术
技术 |
技术要点 |
备注 |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
① 田养殖针对性设施的建设;②放养苗种的选择与质量控制;③饲养管理与病害防治技术应用;④起捕时机的确定与起捕技术应用;⑤重点推广“稻鱼共生”、“稻鳖共生”、“稻螺共生”、“稻蛙共生”。 |
|
水库洁水渔业技术 |
①鱼种投放方案的制订;②鱼种质量的控制与投放操作;③起捕与销售方案的制订;④建网捕捞与赶、拦、刺张联合渔法的应用;⑤洁水效果与鱼类生产情况的分析,以及来年生产方案的修正。 |
|
设施化养殖技术 |
①设施养殖模式的选择;②不同养殖模式技术参数的确定;③设施化养殖管理技术的应用;④尾水处理技术的应用;⑤重点推广大鲵、棘胸蛙、溪流性鱼类设施养殖技术。 |
|
马口鱼池塘养殖技术 |
①苗种放养方案的确定与清池消毒;②苗种质量的控制与放养操作;③投饲管理与水环境的控制;④病害防治与鸟害防控技术应用;⑤销售方案的确定与捕捞操作。 |
|
新型渔业模式 |
重点发展休闲观光渔业。 |
遂昌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1年4月14日印发
遂农发〔2021〕9号遂昌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1年遂昌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