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以来,遂昌县局坚持在市局的正确领导和业务指导下,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全面推进人力社保领域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效,并结合县域实际和单位职责,科学谋划2022年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聚焦“充分就业”,提供更贴心的就业服务。全面开展用工监测实现动态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举办春季大型人才资源交流大会、招聘下乡入村“赶集”、线上小程序覆盖全县全部村(社区)等活动,持续开展以小程序、公众号、APP等平台为载体的24小时网上招聘,继续执行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创业政策和成功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88人(统计口径:首次在浙参保),登记失业率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20元,增幅达到10.5%,位列全市第二。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企业登记认定试点(12家),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5期5289人次。
2.聚焦“近悦远来”,打造更优质的人才生态。继续发挥人才新政政策效用,全年共组织664家次企业、事业单位赴省内外各地开展引才活动47场次,引进高校毕业生4590人,其中博士20人、硕士157人。加速县域人才平台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内县级层面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引12家来自宁波、绍兴、丽水等地的人力资源机构入驻;新设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累计建成6家),凯恩特材李丽姿博士顺利出站并全职入企,成为全市首个留企博士后;新建江西工职院等3家高校引才联络站(累计建成15家)。优化人才服务,通过天工人才e键办系统完成线上人才认定1018人,兑现电子房票1530万元,兑现生活津贴补助227万元,并正式启用县域首个线下人才服务平台——“遂昌县人才驿站”,活跃人才“朋友圈”。
3.聚焦“老有所养”,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截至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万余人,参保率98.89%;出台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意见,并根据实施意见开展业务经办,保障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同时,积极推进人社数字化,全面梳理人社核心业务21项,谋划多个应用场景设想,按期完成IRS应用目录梳理,并全力推进数字就业工作,完成数据核查和导入。
4.聚焦“劳有所得”,构建更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试点为契机,重构劳动纠纷闭环处置机制,进一步厘清县根治欠薪办、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之间的职责,并开发、上线运行劳动纠纷处置“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农民工讨薪案件减少,投诉率降低。
(二)特色亮点工作
1.正式启用人才驿站。考虑到人才要素不集约、人才“朋友圈”不活跃、人才服务碎片化等痛点,我们在在县城黄金地段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域首个线下人才服务平台——“遂昌县人才驿站”,主要围绕“培养人才”和“服务人才”两个主题为县域人才高标准打造沟通交友、项目洽谈、技艺研学、带徒授艺的平台载体,拓展活跃人才朋友圈,营造更加浓厚的重才、爱才氛围。
2.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我们于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内县级层面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共吸引12家来自宁波、绍兴、丽水等地的人力资源机构入驻,已对接200多名求职者,成功入职65人,为企业引才招工和群众就业创业提供“一站式”双向服务,正逐步形成地方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系统性、专业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我县提供必要的人才要素保障,拓展绿色发展新业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3.推出招聘下乡入村活动。在12个乡镇(街道)集市时进行“摆摊式招聘”,做好就业招聘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实现群众在家门口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提供咨询2000余次,为52家企业提供484个普工技工岗位,招聘需求人数达1000人,现场登记就业需求人员信息500人次。
4.开启“数字就业重点帮扶模块”应用。根据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县在原有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站位,科学谋划,开启“数字就业重点帮扶模块”应用,截至目前,已下沉至20个乡镇(街道)、8个社区,共配备234名工作人员组成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对重点群体记录进行帮扶援助共3953人,服务次数5361,次,已帮扶就业人数3160人,帮扶率79.2%,导入劳动力资源88110人,全县乡镇(街道)均完成重点群体帮扶应用场景数字化考核验收。
二、存在困难
1.“招工难”问题依旧突出。企业结构性、季节性“招工难”问题仍存在,加之我县劳务输入较少、本地劳动力技能不适应和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工人招聘难度升级。
2.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由于区位交通能级、城市产业平台能级、综合配套场景等,直接制约了高层次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数只占全年人才引进数的较小比例,限制了人才新政发挥更大的政策效用。
3.社保基金运行压力大。目前我县城乡养老基金和机关事业养老基金运行基本平稳,但由于基金收入增幅低于基金支出增幅、退休人数增加以及人均缴费基数低于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三方面原因,导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面临极大压力,基金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4.业务指导仍需加强。人力社保部门是政策性强、业务性强的民生服务窗口,无论是就业、社保,还是人事人才、劳动保障,都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业务水平,但随着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加之人民群众的高要求,我们在政策解读、业务办理、窗口服务等方面越来越难以完成任务,希望市局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政策指导的力度、业务培训的频次。
5.考核数据统计口径问题。因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不再由政府认定发证,转为社会化等级认定,而目前丽水各县市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以下简称社评组织)及其备案工种尚无法满足当地劳动者技能等级认定需要,各县市普遍存在社评组织相互拎包认定情况。以我县为例,经市人社局备案的社评组织仅1家,备案工种为电工、钳工2个工种,其余工种需依靠市区及周边县的社评组织进行认定,但目前按照省市关于统计口径的答复,技能人才统计口径为系统直接取数,即以发证地进行统计,该统计口径与技能人才培养实际情况不符,极大影响各地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议统计新增技能人才数时结合培训地及补贴申领地进行统计,对市内各县市拎包认定的技能人才按实际培养情况进行市内数据调剂。
三、2022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在市局的正确指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目标,推动人力社保领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突破,为做大做强三大发展主平台提供要素配置保障,助力加快建设和美共富现代化遂昌家园。
1.迭代升级,“双招双引”上创新突破。打破传统思维桎梏,跳出“为引才而引才”的观念盲区,首先注重各大引才平台打造,塑造“平台引进人才、人才吸引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打造引才平台”的完美闭环逻辑链条,实现人才带来的科研成果在本地转化。迭代升级人才政策,开展2022年我县面向双一流高校的集中人才招聘,组织县域重点企业赴省内外高校、人力资源市场开展30场左右线上线下引才活动,新招引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才4000人以上,谋划启动首次引才联络站建站高校遂昌行活动,充分发挥现有博士后工作站、高校引才联络站、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引才平台,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迭代升级我县高技能人才相关政策,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各类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技能竞赛,营造技能人才培养氛围,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300人以上。
2.履职尽责,“扩中提低”上探索突破。围绕人社事业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职责定位,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与线下交流大会联动作用,建立就业信息绿色通道,发挥企业爱心岗位、公益性岗位作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发挥政银合作、贷款贴息、“丽创荟”等重要抓手作用,培育更多市场主体,放大创业带动就业新优势。加快推进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100人次,并加快推进遂昌技工学校发展,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针对性培养本地企业急需技工。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建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级晋升制度,创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做到优绩优酬、差额分配。加快推进社保制度提标提质改革,规范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全国统筹;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夯实缴费基数;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探索实施提档补缴政策。
3.实干笃行,“和谐劳务”上务实突破。实施劳动关系和谐促进行动,加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制度,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持续开展权益保障专项行动,稳妥处理涉及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纠纷。深化开展根治欠薪行动,迭代升级“浙江无欠薪”2.0建设,治欠办压实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欠薪线索及时处置,确保不发生重大欠薪事件、极端讨薪事件和重大网络舆情。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裁审衔接和跨区域办案制度,全面推广数字仲裁庭,力争全年仲裁结案率达到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