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腰镇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黄沙腰镇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过去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贯彻落实高质量绿色发展要求,坚持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全力推进,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实干担当、锐意进取,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完成。
一、 在成绩面前登高望远、把握大势,保持昂扬斗志
2021年,我们全镇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拼激情、比担当、争一流,谱写了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新篇章,展现了众志成城、敢打敢冲的豪情壮志,演绎了奋发有为、担当敢为的干事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必将在黄沙腰奋力崛起、跨越赶超的新征程中,凝聚起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的磅礴力量。
过去的一年,是实干奋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干字当头,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镇党委政府坚持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倒排计划、每周调度,大力度督查落实,使各级干部苦干实干,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镇班子领导亲自领衔,挂牌督战,奋力作为;镇村干部冲在一线,任劳任怨,干在实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完成,主要指标数据成绩斐然:2021年,我们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3411.27万元,同比增长5.12%,农民人均纯收入19650元,同比增长8.44%,总部经济申报税收927万元;大搬快聚通过县级审核公示170户617人,成功安置农户86户269人,完成了大洞源半山下、上定大娄寺、五主地、木瓜洋等4个自然村52户185人的整村搬迁;“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共拆除120宗,面积9538平方米;完成土地流转700亩,农房激活25幢;完成6个项目251亩的涉林垦造耕地整改、319亩的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和634.15亩的弃耕弃管抛荒腾退整治;全年村级总收入达到240.17万元,7个村全部完成“20+10”的高标准“消薄”。
过去一年,是攻坚破难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披荆斩棘、闯关夺隘,多项事业实现突破。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的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岗、第一时间上阵,将守护人民群众平安放在首位。特别是春节期间,从我们的党政班子领导,到镇村干部和我们网格员,一起与时间赛跑,夜以继日,连续作战,打了一场疫情防控有效阻击战,充分体现了我们黄沙腰深厚的抗疫群众基础,充分体现了我们黄沙腰铁军的战斗力指数,充分体现了我们黄沙腰干部抗疫的整体水平。面对项目建设,我们锲而不舍、全力争取,自遂江公路建设启动以来,全镇上下齐心,迅速完成签约、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共拆除红线内主房19户、附房15户,建筑面积8462平方米,完成下定安置小区选地工作,上塘安置小区正在建设中;总投资2567.7万元、总用地面积316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42.95平方米的黄沙腰中心敬老院项目有序建设中;推进做好镇中心卫生院和黄沙腰警务中心大楼建设。面对政策处理难题,我们依法行政、细致工作,平稳有序的落实好遂江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222个参保名额的分配工作。
过去一年,是谋变创新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主动思变谋变、大胆开拓创新,发展活力加速涌现。总投资达1.2亿元的乡贤回归项目大洞源“仙霞岭上”田园综合体一期仙霞云墅已建成并与2021年开始试营业;成功引进重庆乐融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丽水智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丽水颢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三家总部经济平台企业,通过平台公司为我镇招引企业580家,完成税收927万元;扶持大熟村剑光茶叶基地,帮助企业成功创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引进黄粉虫养殖,作为石蛙饲料将持续扩大石蛙养殖产业;发展石蛙养殖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山泉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技术上升为浙江省地方标准;杨茂源石斑鱼养殖基地成功评为省市规模化、示范化基地。
过去一年,是利民惠民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聚焦民生、共享发展,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2021年,全力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和“浙丽保”征缴,实现参保率双99%以上,进步一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开展住房安全动态化管理,完成10户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解危工作;投入130万元建设完成大搬快聚兜底安置楼,为低收入搬迁户提供保障住房;深入推进历史文化村落建设,完成上定村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一期建设,并获得省级优秀规划;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督促做好各级河湖长巡河工作,有效巩固治水成效;全面完成旱厕改造,有效改善农村群众卫生条件;统筹推进“洁净乡村”“垃圾分类”等工作,用好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强化消防安全检查,压实消防工作责任,针对重点人群和场所开展隐患排查48次,整改隐患点18处,全年消防工作形势稳定。
2022年,我们将全力抢抓九龙山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提质扩面和遂江公路建设的黄金机遇,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富民区、高山休闲旅游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区相互融合的“一山一路三区”发展框架。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抓实重点工作推进。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推进,服务好县域发展。持续保持大搬快聚前三年的攻坚锐气不变,精准靶向宣传大搬快聚补充规定,将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作为新一轮大搬快聚新战场,让更多的山区群众享受搬迁政策红利,真正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结合大搬快聚、一户多宅,继续做好土地复垦。分村分点利用清理整治腾出空间,高标准实施好村庄环境美化亮化工程。扎实做好人大民生实事项目,加快美丽建设步伐,引导乡村“活化”与“退化”差序发展。二是借势遂江公路建设,打开镇域发展格局。全力保障遂江公路施工建设,以“1+1+N”工作机制为抓手,聚焦解决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做好被征迁农户安置小区建设等群众根本利益保障问题。同步依托沿线生态景观,谋划野外拓展、探险攀岩、休闲民宿的旅游项目。三是用好招引新政,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坚持党委书记抓经济,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树立山区镇也能招商的大志气,以县域需求为导向,通过牵线搭桥引进新变量、创造新组合、提供新可能。充分发挥乡贤作用,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尽最大可能盘活本地资源。用好总部经济平台,在今年前三季度招引企业580家,完成税收927万元的基础上,2022年增加到700多家,力争完成年税收1500万。
(二)以绿水青山为底色,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进一步走好特色产业路。成立镇产业发展专班,持续巩固发展烤薯、蜂蜜、高山果蔬、茶叶、石蛙石斑鱼、土牛等黄沙腰传统五色产业,充分利用好科技特派和山海协作项目,积极推动品种优化改良,提高产品含金量。持续巩固“九龙山麓”系列农产品品牌,升级农村电商产业,推动互联网与农产品销售深度融合,扩大品牌影响力,推动农产品提档升级。培养一批集农业种植、产品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主体。二是进一步走好特色休闲旅游路。积极探索历史人文旅游与生态休闲旅游并举的发展路子,深挖九龙文化、客家文化、古村落故事等地域特色文化,充分依托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辐射作用,以遂江公路走向为主轴,串联九龙山、周公源、李家大屋、高山民宿,生态产品等,努力形成一条集休闲、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促进农旅融合。三是进一步走好集体经济增收路。持续做好小康光伏、飞地项目建设和村企结对帮扶等工作,多策并举提升强村公司运营能力,努力盘活闲置资源资产资金,深入挖掘黄沙腰优势,做好强村公司参股大熟、五加柱、对寅等水电站对接工作,谋划参股水电站效能提升,做好杨茂源小水电项目可行性分析,提升改造小洞源民宿,拓展生态农产品销售渠道,群策群力,按村施策,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以党建统领为手段,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六讲六做”大宣讲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突出实干导向,运用好“干部数字化考评”,完善镇、村干部管理办法,继续推进红黑榜、擂台赛,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干事氛围,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继续实行并完善青年人才库制度,突出政治标准,从源头上从严把关,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二是抓实信用乡村建设。把信用体系评级赋值,让精神与物质、道德与经济、人品与产品“联姻”,把金融支持、产业奖补与信用积分挂钩,推动社会治理。三是抓稳平安综治建设。信访问题是长期困扰黄沙腰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黄沙腰干部从来不怕事、也不惹事、更能干事,我们将系统研究社情民意的新情况、新动向;信访问题的新特点、新规律。以一人一课题、一案一专班的全新模式,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破解长期困扰的“案结事不了”困惑,力争彻底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