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528国道遂昌新路湾至石练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索引号: 生成时间:2025-03-14 09:41:07 发布机构: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528国道遂昌新路湾至石练段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规范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通知》规定,本工程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开展之前必须进行公示工作,使更广泛的社会团体及群众了解、参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有关内容公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528国道遂昌新路湾至石练段改建工程

2建设单位:遂昌县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遂昌县新路湾镇樟埠村头至石练镇淤溪村附近

4、建设内容:本工程主线建设标准为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新路湾至东梅段采用60km/h,东梅至北山段采用80km/h,北山至终点段采用80km/h,相对应的路基宽度分别为20.0m22.5m24.5m,主线全长37.7km。设连接线一条,采用设计速度60km/h的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连接线全长2.52km。本工程共设大桥4811.5m/18座,中、小桥1312.4m/18座,长隧道6369m/3座(折合双洞),中、短隧道1099.5m/3座(折合双洞),平面交叉20处,全线设普通公路服务站2处、公路养护管理用房1座。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所在区域无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保护对象,其他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级别分别见表1-3


1 工程沿线水体水环境功能区及目标水质标准

所属县市

水体名称

功能区号

功能区类别

目标水质

与本工程位置关系

遂昌县

官溪

钱塘81

保留区

III

K1+800K2+210K2+550等多处跨越蕉溪,水中不设桥墩;

K18+220处跨越叶坞源,水中不设桥墩

K24+380处跨越上坦溪,水中不设桥墩

遂昌县

练溪

钱塘64

保留区

II

K37+290处跨越练溪,水中不设桥墩

 

2 工程沿线噪声、空气环境敏感点一览表

保护目标

起讫点桩号

与公路相对位置

最近一排房屋与中心线距离(m

户数(户)

环境保护要求

评价范围200m

现状声环境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执行标准

樟坪村

K0+000~K0+500

南北两侧

23

32

4a/2

二级

新路湾镇政府/新路湾村

K2+100~K2+200

西侧

20

47

2

二级

新路湾卫生院

K220~K310

西侧

40

1

1

二级

骑马兰桥

K2+270~K2+400

东西两侧

30

17

4a

二级

西山岗

K3+120~K3+200

东侧

26

5

1

二级

大坟头

K3+560~K3+680

东侧

20

9

1

二级

樟村源

K3+830~K3+950

西侧

15

19

1

二级

杨家

K4+020~K4+220

西侧

15

4

1

二级

大坝来

K4+600~K4+900

东西两侧

20

19

1

二级

槽上

K5+720

东西两侧

14

8

1

二级

社坛前

K5+834~K6+122

东西两侧

22

41

1

二级

大源内

K6+190~K6+390

东侧

2

1

二级

黄庄

K6+930~K7+260

东西两侧

79

14

1

二级

大坑口

K7+420~K7+550

东侧

19

11

1

二级

李家

K7+810~K8+100

西侧

22

18

1

二级

杨梅坪

K8+220~K8+390

西侧

20

25

1

二级

东梅寺

K11+580~K11+700

东侧

78

11

1

二级

黄坞口

LK1+180~LK1+210

北侧

56

8

1

二级

井头坞村

LK1+710~LK2+030

南北两侧

23

74

1

二级

半路亭(梅溪小学)

LK2+700~终点

北侧

19

31

1

二级

吴庄

K14+610

西侧

15

8

1

二级

近村

K14+700~K14+800

西侧

82

26

1

二级

十三都

K16+500~K16+770

东西两侧

15

72

1

二级

大觉村

K18+100~K18+230

西侧

30

27

1

二级

木杓山

K18+500~K18+700

西侧

22

18

1

二级

上高

K20+050~K20+200

南侧

24

31

1

二级

北山

K22+900~K23+160

北侧

17

66

1

二级

徐岗

K23+500~K23+680

南北两侧

21

18

1

二级

住龙村

K24+360

东南侧

26

41

1

二级

后村

K24+600~K24+700

南侧

62

39

1

二级

上行

K27+210~K27+500

西侧

44

12

2

二级

横街小区

K28+700~K28+900

东侧

146

20

2

二级

大柘镇中心小学

K29+500~K29+670

东侧

120

1

二级

瓦窑坪

K29+750~K29+900(右幅)

西侧

32

25

1

二级

大柘镇政府

K29+700~K30+000(左幅)

东侧

85

200

2

二级

天垵

K31+610~K31+800

西侧

120

22

2

二级

黄麻弄

K32+080~K32+200

西北侧

69

13

2

二级

爱丰村

K34+300~K34+510

东西两侧

25

135

4a/2

二级

上垵/田畈

K35+250~K35+630

东侧

20

114

2

二级

柳村

K35+580~K35+910

西侧

20

156

2

二级

古木树下

K35+760~K36+000

东侧

20

33

2

二级

方村

K36+540~K36+700

西侧

15

30

2

二级

路堰村

K37+300~K37+400

西侧

54

42

4a/2

二级

官堰头

K37+400~终点

东侧

23

44

4a/2

二级

3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环保目标

桩号或地点

影响要素

生态环境

植被

征占的耕地、林地等

道路占地、路基填筑行为

动物

沿线区域的动物栖息环境及野生动物

占地、汽车灯光、噪声、阻隔等

生态系统完整性

工程影响区域

占地、汽车灯光、噪声、阻隔等

水土保持

道路填挖、临时堆场及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流失、生态植被破坏

基本农田

征占的耕地

道路占地、路基填筑行为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主要是路线两侧的居民点。根据噪声预测表明,交通噪声对这部分靠近道路第一排居民影响较大,通过采取铺设OGFC路面、安装隔声窗、建设隔声障等方式,降低道路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采取措施后各敏感点噪声值均能达到标准要求。

2)废水影响分析

营运期废水主要为路面径流和服务点生活污水,路面径流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相比,CODCr和石油类略有超标,其他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由于道路路面径流较为分散,形不成集中的排放源,在降雨中进入市政雨水管网,不会对周边水体产生污染。生活污水经服务点配套建设的地埋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周边农户农田施肥,不对周围水体产生影响。

3)废气影响分析

经预测,道路下风向地面CONOx小时浓度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对道路两侧村庄居民等的敏感区域影响不大。但工程建成运营后,沿线的空气质量势必会比未建设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为了改善道路沿线局部小气候,改善大气环境,美化道路景观,建议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根据道路规划的要求与主要居民等敏感区域之间布置一定的绿化林带。

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会占用一定的耕地、房屋、林地及其他用地,会使原有土地性质发生改变,建设单位会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弥补生态损失。同时施工过程会有临时占地现象,项目建成后,所有的临时用地,包括取弃土场都可覆垦,这些地方的生物量可以恢复。

本工程建成后,通过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各类环境影响均可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维持在现有等级,因此符合维持环境功能区划原则。

四、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4 本工程环保措施汇总情况一览表


措施

施工期

营运期

预期效果

生态环境

①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实施工程环境监理,加强施工环境管理;

②控制临时占地范围,不得随意占用农田;需临时占用耕地的,应将剥离表层土临时堆放并防护,施工后用于复耕;

③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原有植被类型;

④路基和桥梁按绿化设计要求进行绿化;

⑤临时借地做好临时防护,施工期结束后做好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工作;

⑥针对公路两侧路肩、施工场地、表土堆放场、泥浆沉降池等严格执行工程水保方案提出的工程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

⑦严格界定施工界线,避免对施工区周边水域水生植被的破坏。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土流失对近岸水域水生生境的扰动破坏。对桥面排水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避免桥面径流污染湿地。

⑧优化施工方案,尽量缩短水上作业时间;在大桥下部结构水下作业时,应尽可能减小施工作业面,最大程度减小对水生生物的直接伤害。必须按照设计图施工,不容许扩大施工范围,侵占湿地面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严禁对湿地动植物资源的开采和破坏。加强环境监测。


①   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水土流失。

②   最大程度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和损坏。

③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

水环境

①   桥梁施工设沉淀池,泥浆水严禁直接排放;施工作业中残、废油分别存放并回收,选用先进机械减少跑、冒、滴、漏的数量及维修次数;桥梁施工采用环保的围堰施工工艺,不得将施工泥渣随意弃入水体。桥梁施工初期对河道两岸护岸进行防护,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围堰和施工便桥等临时设施进行拆除,并做好河道恢复工作。

施工场地应设置沉淀池收集混凝土搅拌废水、砂石料冲洗废水以及场地冲刷雨水等生产废水干化处理,除2#3#不设置生活区和其它功能区外,其余9处施工场地,均会产生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等,要求1#4#~11#施工工场内施工废水须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绿化用水标准,处理后废水可用于周边绿化,生活污水须自行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植物用水标准后,回用于周边旱地灌溉,不外排。

本工程施工人员租住民房,道路建设过程不另设施工营地,施工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可依托当地现有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若确实需要另建施工临时住房,应在各施工营地设置防止下渗的临时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清运到周边农户农田土地用于施肥,不外排。

④   本工程跨越南门溪的排水涵洞,两侧各200m 范围内(K492+780K493+180)施工期严禁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

①为有效的防止路面排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造成污染,项目已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工程跨越河流为III 类水体,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了排水沟,收集桥面、路面、路基径流。

②   在服务点内安装一台地埋式生活污水一体化生化处理装置来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清运到周边农户农田土地用于施肥,不外排。在洗车区设置一隔油池用来对洗车废水进行隔油处理,处理后用于服务点的洒水、绿化或继续用来洗车,不外排。

③本工程跨河桥梁、跨涵洞路段,应提高防护栏防撞等级,加固加高防撞护栏。在跨河桥梁两端、跨溪涵洞路段两端应设谨慎驾驶警示牌和危险品车辆限速标志。

④制定风险应急预案。

减小对工程沿线水环境的影响。

环境空气

①   施工现场及施工运输道路洒水降尘;建筑材料运输、临时堆放应采取防风遮挡措施;

②   灰土在施工场地内集中拌和,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位置,确保与敏感目标的距离200 m 以上,尽量减少拌和点设置;

③沥青混凝土采用商购,不在施工现场设置沥青砼拌和站;

④优化、调整施工临时占地位置,本工程施工场地周围200m 范围内有村庄的,施工期扬尘、施工噪声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较大,应进一步优化施工场地与临时场地布置,调整与敏感目标的距离200 m以上。

①加强交通管理,确保交通畅通;

②加强道路的管理和路面养护。

减小对工程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噪声

①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严控施工时间,加强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

②夜间22:00~次日6:00 禁止施工;

③合理设置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距离居民点较近的施工场地,产生噪声设备采用临时隔声板防护。根据施工进度,对分布集中且靠近公路的敏感点,在公路两侧分阶段设置隔声围护。

④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发现噪声污染,及时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工程管理措施;

②加强道路养护,保持良好路况;

③根据营运中期噪声预测结果,采取低噪声路面、设置隔声窗、声屏障等措施降噪。

④进行农村居住区规划或居民住房重建时,应参考本报告噪声预测范围并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确定一定的防护距离而尽量远离公路。

⑤对于规划敏感目标,建筑设计时,对建筑物的防噪间距、朝向选择及平面布置等应作综合考虑。在进行上述设计后仍不能达到室内安静要求时,应采取建筑构造上的防噪措施。

降低噪声对工程沿线居民的影响。

 

固体废物

施工期生活垃圾纳入当地垃圾处理系统;

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为373.7526m3,隧道挖方154.0920m3,合计527.8446m3;宕渣填方325.3766m3,工程自身利用65m3,剩余弃方137.4688m3,将用于公路沿线建筑工程填筑使用。

本工程设置2处服务点,远期2038年公路服务站1产生生活垃圾1.1425t/d、417.0125t/a,公路服务站2产生生活垃圾0.4975t/d、181.5875t/a,产生的固体废物就近委托当地政府环卫部门清运处理75.16t/a,石练服务点产生生活垃圾64.21t/a,分别委托妙高街道、石练镇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减小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报告文件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但工程建设和营运期间将会对工程沿线区域产生一定不利环境影响。所以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以及建成运行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切实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因此,从环境角度看,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1)公示形式: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范围内的村()民委员会、镇街设置的信息公告栏(显示屏)公示。(本项目环评信息同时在网址http://lissc.zjzwfw.gov.cn/col/col1460421/index.html予以公开)

2)征求意见的对象: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3)征求意见的范围: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项目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4)征求意见的期限及反馈途径: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自本公示信息在浙江政务服务网站上发布起10个工作日。公众若需查阅环评报告全文或补充了解相关信息,请在公示期间向环评单位联系索要。

建设单位:遂昌县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詹贵芳/13777692759

环评单位:浙江东天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张工/0571-87425988


                                        公告发布单位:遂昌县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公告发布时间:20200424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