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遂昌县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罗阳
时间:2025-04-10 17:15:29 来源:丽水市委编办
字体大小: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单位名称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法定代表人罗阳
住所  遂昌县三仁畲族乡高碧街村关雎文化园6幢
开办资金(万元)20.07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20.07期末数(万元)20
宗旨和业务范围保护、传承本行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申报、保护和交流传播;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宣传、指导、培训、推广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教育和体验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25276795751686举办单位遂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文广旅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做好人类非遗履约工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班春劝农”入选人类非遗以来的第一次履约报告。推出“班春劝农”线上线下系列活动。线下举办了三期“班春劝农”非遗研学活动,吸引了浙江农林大学、丽水学院等留学生参加。开展了线上“班春劝农”展览、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有近千人参与答题。2、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和非遗馆免费开放工作。参加省非遗年会、中国浙江非遗博览会、义乌文交会、全市非遗四季行等活动,向外界展示了我县精彩的非遗项目。举办“山海共富非遗薪传”象山.遂昌非遗助力共富展、元旦三天乐、非遗馆里过大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世界读书日、昆曲十番非遗亲子研学、“趣味非遗传承有我”非遗体验日、非遗年货节等系列活动,此外在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推出非遗体验活动。通过项目展示、互动参与,让群众在互动参与中加深对非遗项目的了解。3、创新开展非遗宣传工作。做好遂昌非遗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维护,推出了H5板块,全面展示四级非遗项目、非遗视频、非遗资讯、非遗工坊、非遗传承人等。做好省、市、县各级非遗数据库平台数据录入和维护工作。参加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浙江篇》拍摄,选送的《探秘遂昌乡村年味》在2024“西施杯”浙江非遗年俗短视频大赛中获三等奖。完成政协文史资料《遂昌非遗集萃》编辑工作。做好昆曲十番常态化演出。开发出雨伞、手提袋、咖啡杯、笔记本等系列非遗文创产品。4、做好非遗融合工作。开展非遗助力共同富裕省级试点各项工作,推进非遗工坊建设,遂昌诚味非遗工坊被评为省级非遗工坊。开展县第二批非遗工坊评选工作,新增了7处县级非遗工坊。“旗山侠隐”入选浙江省首批非遗茶空间。开展非遗进景区、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省级非遗项目布衣拳入驻金矿景区,常年向游客展示项目。布衣拳传承人还赴湖北武穴岳飞文武学校交流学习。实验小学、湖山小学开设昆曲十番社团,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授课。非遗项目亮相王村口百里红军古道越野赛、乡村春晚启动仪式等活动,促进了文旅体的融合发展。5、开展基地创建工作。一是开展社科之家创建,县社科联将非遗馆列入了省级社科之家创建单位,通过氛围营造、活动开展等,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二是开展丽水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单位创建单位,通过了市级验收,完成创建。6、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全年举办各类非遗活动50余场,参与人数超10万人次;非遗馆免费开放,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非遗宣传覆盖线上线下,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粉丝增长36%,H5板块点击量超1万次。经济效益:非遗工坊带动就业1000余人,助力共同富裕;非遗进景区活动带动旅游收入增长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活动覆盖面有限,偏远地区参与度低。2、文创产品销售渠道不足。3、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传承人培养不足。4、非遗与旅游、教育融合深度不够。改进措施:1、扩大活动覆盖面,利用线上平台深入偏远地区。2、拓宽文创产品销售渠道,与电商平台合作。3、加强年轻传承人培养,推动非遗进校园。4、深化非遗与旅游、教育融合,打造特色文旅项目。
四、下一步打算1、继续履约工作,推动更多线上线下活动。2、扩大活动规模,结合传统节日举办非遗活动。3、加强宣传,提升非遗项目知名度。4、推进非遗工坊建设,新增更多县级工坊。5、深化非遗与旅游、教育融合,打造遂昌非遗文旅品牌。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按规定申请了变更登记,1月30日因开办资金变动超过20%,49.39万元变更为20.07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