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做饭,打扫卫生,送两个孩子上学……做完这一切,腾龙社区居民吴美玲准时在8时走进位于县共富工坊服务中心二楼的遂昌县英诚服装巾帼“共富工坊”流水线车间,并在确认设备和备料正常后,开启了一天的平车工作。
“离家近、工作内容简单、工资和其它福利待遇都有保障,干活的同时还能和大家一起谈谈心、聊聊天,这种工作之前想都不敢想。”吴美玲说,她曾经也通过招聘会、小程序等平台找过工作,大多都因为学历、经验不足被拒绝,加入到“共富工坊”这个大家庭后才知道,进了城,自己一样可以自食其力,生活得很滋润。
吴美玲的话语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腾龙社区总人口近万人,是遂昌县“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的集中安置小区。大搬快聚群众中,有很大一部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中老年人,本身劳动技能不高,如果按常规选拔流程进厂进公司,希望很小。
为了满足这部分人群的灵活就业需求,积极响应我县做好大搬快聚“后半篇”文章的号召,2023年,以县共富工坊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为契机,遂昌县英诚服装有限公司不仅第一时间选择入驻,还通过建立“共富工坊”不断为大搬快聚群众开辟工作岗位、提供上岗机会、丰富就业保障,进一步助力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作为“共富工坊”最早一批员工之一,家住腾龙四期的胡映红近年来通过一双巧手赚出了儿子的大学学费和一家人的生活费,资历最深的她目前还承担起了培训带徒的重要责任。“工资通过计件发放,只要肯下力气、肯花时间,你会发现每月的收入都对得起付出。”胡映红说,如今,和她同一批入职的员工月均增收基本都在六七千元,新员工通过培训后也能有4000元以上的收入。
在三楼的来料加工区,今年39岁的张志娟正借助平车给原材料缝制松紧带和魔术贴,几步远的操作台上,几名上了年纪的阿姨正有条不紊地将成品打包、贴标签。
遂昌县英诚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峰告诉记者,相比平车工,负责来料加工的员工在时间上更自由,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要照顾,甚至可以把原材料带回家里加工。这段时间正是采茶季,不少员工都选择请假返乡采茶,而公司也为他们保留好工作岗位,等他们重返归来。
记者了解到,当前,遂昌县英诚服装巾帼“共富工坊”共有员工100人,其中70%为大搬快聚群众。自成立以来,该“共富工坊”已累计为大搬快聚群众提供工作岗位300多个,平均每年发放工资都将近300万元。
“伴随公司业务逐渐由外贸出口转向国内高端品牌精加工,今年来,我们订单量同比增加了一倍多。”李建峰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加大招聘力度,同时鼓励员工推荐亲朋好友入职,让更多大搬快聚群众通过劳动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