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一场跨越学段、联结城乡的民族团结教育行动在我县三仁畲族乡中心幼儿园展开。浙江省文化特派员携手浙江师范大学“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通过课程共建、文化互鉴与战略合作,探索从高等教育到学前教育的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范式。
在送教入园环节,由浙江师范大学民族师生组成的“石榴籽”送课团队走进幼儿园“维趣馆”,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艾德莱斯绸手工设计课。课程以非遗文化为载体,通过讲解丝绸图案中的民族团结寓意,引导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参与授课的浙师大学生艾丽菲然·阿西木江表示:“与孩子们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我们的成长过程,希望用非遗艺术能够更好地传递民族团结精神。”
三仁畲族乡中心幼儿园园长王希介绍,近年来幼儿园通过打造民族特色场馆、开设民族文化体验课等方式,促进幼儿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知,“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为民族文化教育注入了专业力量,期待未来形成长效育人机制。”
送教活动后,双方围绕民族教育实践展开座谈。浙江师范大学“石榴籽”工作室负责人介绍了其在民族理论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三仁畲族乡幼儿园负责人则结合民族文化场馆建设现状,提出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需求。浙师大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均表示,此次合作是高校“民族辅导员+民族学生+基础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新探索,未来他们将联合建立“石榴籽”实践基地,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
此次校地合作的推进,离不开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王陈辉的积极对接。自去年5月派驻我县三仁畲族乡高碧街村以来,王陈辉带领团队深入挖掘畲族文化,参与村庄文化空间改造设计,策划特色品牌活动,助力民族文化传播与乡村产业升级。“我们将持续推动高校艺术课程、文化资源下沉乡村,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感受文化之美,培育民族团结新生力量。”王陈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