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四链协同”全力推进食品小作坊提质升级
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建设水平,破解食品小作坊“违规行为易反复”“整治成果难维持”等问题,今年以来,遂昌县局探索建立“源头管控、专项监管、能力提升、示范引领”四链协同机制,系统施策、精准发力,推动小作坊从“被动整改”向“主动提升”转变,实现小作坊有序、健康、规范发展。
一是筑牢源头管控链,把好规范生产“准入关”。建立健全“动态档案+前置服务”双机制,定期上门走访,详细了解作坊生产和销售动态,定期更新“一户一档”基础信息库,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以小作坊新办登记和延续取证为契机,科所联动开展“全流程体检”,重点把控生产加工选址、设备设施布局、功能分区等关键环节,从源头筑实小作坊食品安全基础。今年以来,共指导新开办小作坊6家,节约改造成本超30万元,硬件达标率从60%提升至100%。
二是强化专项监管链,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通过日常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强化食品小作坊监管力度,重点检查生产加工场所卫生状况、原辅材料采购、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内容,杜绝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确保生产加工食品来源可溯、安全可控。2024年以来,针对卤肉制品、酒类等高风险品类,开展生产环节抽检49批次,抽检合格率达98%。
三是创新能力提升链,拧紧主体责任“思想阀”。构建“云课堂+实景课+警示会”三维培训体系,通过小作坊业主联系群、“遂阅”平台等渠道推送消费提示、科普视频、规范案例。在遂昌县诚味食品厂设立现场教学点,组织召开小作坊业主行政约谈会,通过“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切实提升经营主体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截至目前,共开展线上线下培训2场,覆盖小作坊业主160余人次。
四是打造示范引领链,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11家作坊与优质食品企业“师徒结对”,组织现场参观学习,近距离对标大企的食品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通过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带动更多食品生产小作坊提档升级。今年以来,已完成3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升级改造工作,成功推动4家作坊产品进入商超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