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过来啦!”7月23日,我县三仁畲族乡小忠村“竹创工坊”的空地上骤然响起一阵欢呼。孩子们围在一起,看着清澈的溪水顺着他们用竹筒搭建的“水渠”蜿蜒流淌——这是遂昌县青少年宫“带山里孩子看世界”公益夏令营的竹文化探究活动现场。
来自县梅溪小学、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民族校区和金岸小学的49位小营员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在教官的指导下,从组装到调试,一步步完成了这项充满挑战和趣味的“工程”。活动现场,孩子们的笑声和竹筒连接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欢乐与成就感。
来自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民族校区的谢佳晨说:“今天,我和团队的小伙伴一起完成了水渠的搭建。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更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次夏令营为期一周,我们选择了遂昌的特色地点,包括湖山、三仁和九龙山,带领孩子们体验户外探索、竹文化探究、趣味桌游,以及青少年宫的科技艺术类课程。”遂昌县青少年宫辅导员巫爱秀介绍,“其中,结合汤显祖牡丹亭文化设计的‘大富翁真人版’桌游深受孩子们喜爱。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同时让他们在感受遂昌山水与民俗的过程中,发现家乡的美。”
作为“带山里孩子看世界”公益夏令营的特色环节,自然与文化探索活动只是孩子们“看世界”的其中一站。此前,在嘉兴站的活动中,来自遂昌县王村口镇中心小学、黄沙腰镇中心小学、高坪乡中心小学、应村乡中心小学四所山区学校的29名留守儿童与农民工子女走进清华附中嘉兴学校,在学校的冰球馆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滑冰体验。两地孩子共唱《炬火》的歌声、心理团辅时的协作呐喊、交换明信片时的郑重嘱托,都成了难忘的记忆。
据了解,“带山里孩子看世界”公益夏令营是由遂昌团县委、遂昌县教育局、遂昌县少工委、遂昌县经济合作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山海协作项目。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加对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的关心呵护,为他们提供走出大山、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感受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自2018年启动以来,该夏令营已累计服务900余名孩子,足迹遍布遂昌本地及嘉兴、杭州、安吉等地。活动内容涵盖文化体验、科技探索、红色教育、自然研学等多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