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遂昌县201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索引号:2662163/2013-06408 生成时间:2013-04-25 00:00:00 发布机构:县发改局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今年以来,全县立足生态和民生两个基本点,紧紧围绕“目标强县富民、空间东进西拓、产业扬长补短、民生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幸福、发展科学持续”战略实施具体路径,以“项目建设年、基层关爱年、产业提升年”为工作载体,扎实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发展空间和资金等要素得到持续有效缓解,全县一季度经济实现平稳较快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主要情况

    1、地方生产总值较快增长。一季度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5.82亿元,增长12.3%,增幅居全市第三位,比全市平均水平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3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8.19亿元,增长17.6%,其中工业增加值7.46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6.30亿元,增长7.8%。

    2、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一季度实现农业总产值2.44亿元,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6864万元,增长6.9%;林业产值9168万元,增长3.0%;牧业产值7420万元,增长9.8%;渔业产值422万元,增长6.8%。主导产业对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受 “礼品经济”的影响,我县春茶早期销售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下降100元左右,好在今年开采时间提前半个月,茶叶产量明显增加,产值也有所提高;笋竹产值2208万元,增长16.4%;蔬菜产值2355万元,增长10.6%。

    3、工业生产得到快速增长。一季度我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1.68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去年同期高了6.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81亿元,增长25.5%,比全市高了11.9个百分点,总量与速度均居全市第4位。实现销售产值31.66亿元,增长21.6%,产销率为91%,比上年同期低了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好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28.2%,增幅居全市首位,比全市增幅高了15.5个百分点。一季度56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1.59亿元,下降40.8%,实现利润1.07亿元,下降50.4%,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元立集团(衢州股份)去年投资收益有2.19亿元,而今年没有,如剔除该因素,经济效益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4、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5.71亿元,增长21.2%,其增幅比全市高了1个百分点。其中,投资项目完成投资5.16亿元,增长13%,房地产开发投资5453万元,增长295.1%。工业投资增幅有所趋缓,投资额为2.81亿元,增长18%,其中制造业投资2.46亿元,增长12.3%。民间投资3.96亿元,增长26.6%,其增幅居全市首位。全县26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计划投资14.98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2.53亿元,完成月施工进度的104.3%。

    5、内外需求保持同步增长。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亿元,增长16.2%,比1-2月低了1.5个百分点,比全市低了2.1个百分点。1-2月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6916万元,增长33.1%,比全市高了3.1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得到稳步增长,一季度实现出口2700万美元,增长5.3%,比全市低了5.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企业出口2572万美元,增长6.1%。一季度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48亿元,下降了3.6%,预计外贸出口增幅将可能继续回落。

    6、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财政总收入为1.77亿元,增长0.7%,其总量与速度均居倒数第2位。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增长14.2%,其总量与速度均居第7位。其中税收收入1亿元,增长27.4%,但增值税收入则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4%,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元立集团企业上年部分进项税在今年抵扣所致。财政支出3.16亿元,增长57.8%。

    7、金融信贷运转稳健。3月末金融系统本外币存款存款余额为96.94亿元,增长21.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了1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5.68亿元,比年初增加8.57亿元。贷款余额为82.51亿元,增长23.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了5.1个百分点。存贷比为85.1%。

8、养生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在会务旅游较往年有所下降的背景下,我县利用全国各地对环境健康的关注及时调整营销策略,4A级景区门票收入增幅均超35%,其中生态环境优异的神龙谷景区门票收入增幅位列各景区首位,达172.41%。“山花烂漫金遂昌”春季营销走俏市场,南尖岩门票收入增幅达51.33%。全县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1.49万人次,增长25.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2亿元,增长30.1%,两项指标总量位居丽水市各县市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尽管我县一季度经济发展开局良好,势头不错,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受制于政策影响。今年我县的工作主线之一就是“城市拉开框架”,意在依托古院行政区块的建设带动城市西区的发展,但目前由于新一届政府 “约法三章”的出台,我县的古院区块中的行政中心建设项目将有可能放缓。在房地产方面,目前各地方政府“国五条”大限已至,细则已于近日密集出台,“国五条”彰显国家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决心,下阶段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进入一段低谷期,我县的房地产投资是否能够有所增长还具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这也牵连我县的金属制品行业。

    2、企业效益趋于下滑。一方面,原材料、劳动用工、融资成本等企业生产成本继续上升,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产成品出于微利甚至无利状态。另一方面,我县工业层次低、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受大环境影响,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据统计,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有18家,亏损面仍有32.1%;规模企业产销率仅为91%,比去年下降3个百分点,低于96%的正常理想值5个百分点。

    3、项目投资见效不快。我县投资规模总体偏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缺少战略性支撑项目。同时,由于市场回暖趋势不明显,部分企业热衷买地却不积极建设,工业投资增幅总体有所回落,也影响了项目的尽早投产达效。一季度我县投资额仅占全市的6.9%,居第六位。

    三、下阶段经济走势研判

    我县经济走势与国内外宏观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总体来说,经济变量复杂难测,前景保持谨慎乐观,从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看,我县工业、金融指标相对靠前,其他各项指标发展速度基本处于全市中等偏后位置,发展相对偏慢。预期全年经济将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1、从全球层面看。进入2013年,世界各国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推动全球经济缓慢回升,国外经济环境有所好转。美国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76.2,三个月平均值创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消费信心提振;欧债危机处置取得阶段性进展,金融市场初步企稳;电力短缺和日元升值仍在影响日本经济复苏,但灾后重建的拉动作用逐步释放,目前日本经济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仍然曲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宜有过于乐观估计。发达经济体受债务规模高企、削减财政赤字压力增加的影响,财政政策实际上处于紧缩状态;在具有增长潜力的投资领域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效应有限;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实体经济增长等基本问题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是“好也好不到哪里去”的态势。

    2、从国家层面看。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将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经济增长的市场潜力巨大;新一届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特别是提出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相结合形成叠加效应,这些在2013年都能释放正能量。但同时受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有效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制造业产能过剩,企业保生存和加快转型升级的压力加大,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和投资信心。

    3、从我省范围看。“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稳步推进、“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四大建设”的深入实施,这些都为我省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省加快实施鼓励浙商创业创新、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发展环境、支持山区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也将进一步积聚经济回升向好的动力。但明年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如外贸出口需求总体疲弱、消费投资信心不足、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亟待加快等。

    4、从我县自身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以“城市拉开框架、承担强县责任,乡村增收为本、坚定生态之路”为工作主线,突出项目建设、城市集聚、产业融合、民生改善、县域善治等工作,为遂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明确了方向,形成了加快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小气候”。一是随着“东拓西进”战略的实施,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东城洋浩区块、毛田区块二期、云峰石材加工园区场地平整及市政配套工程稳步推进,完成毛田二期2#、3#、4#、5#地块场平工程,完成规划13路、6路路基工程;完成洋浩区块五条主干道路基础工程招投标。完成了古院、龙板山区块5.266平方公里发展空间的征迁工作。二工业项目引进取得初步成效,预计年内能完工投产项目有汇金铜业年产3万吨铜制品生产线、浩洋娇子年产100万辆自行车40万辆电动车等5个项目。三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以及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等,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下阶段工作重点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进入二季度以后,为保证实现“双过半”任务,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具体来说,下一步需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加速平台建设。按照“空间上东进西拓”的发展思路,构筑起既支撑未来又服务现在的城镇发展格局。一是加速建设工业平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开发、高速度推进,加快龙板山、洋浩区块场地平整和市政配套工程。强力推进山海协作公建产业园项目,积极引进诸暨市金属制品、电子工业、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提升承载能力。二是加速城市建设平台。围绕拉框架、拓空间,加快推进上石马至吴突头、吴突头至东峰口道建设项目,尽早启动育才中学、城市文化综合体等引领性项目,为新区建设开个好头。

    2、全力以赴促工业。一要加大企业帮扶服务力度,深入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做好企业产业政策导向、资金争取政策等服务企业宣传咨询活动,切实解决好企业在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二要加快项目建设,密切关注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促使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如汇金铜业、翱力机械、利民药业等。三要做好产业扶持培育,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金属制品业,培育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扶持特色产业做深做优,进一步增强特种纸、竹木加工、竹炭等企业的竞争力;扶持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小型、微型企业,切实增强内生性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稳步发展促农业。一是要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两区建设,确保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二是要全力培育原生态农产品品牌,有效促进茶叶、竹业、山地生态蔬菜、生态畜牧业、干水果等五大支柱产业和制种业、食用菌、山茶油、菊米(中药材)、甘薯等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三是落实各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政策,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力度,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农民增收门路。

    4、转型提升促旅游。全力打造“中国最佳旅游服务县”,全面打响“五行遂昌、一诺千金”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加快推进南尖岩游客中心、大柘汤沐园温泉三期水上乐园工程等旅游景区开发和休闲养生养老基地项目及养生村建设,积极开展金矿国家矿山公园5A级景区及遂昌黄金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工作。

    5、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扶持培育一批县级服务业重点企业,抓好重点行业的“个转企”及物流仓储、餐饮住宿等行业的主辅分离工作。二是积极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农业发展和工业强县建设。三是继续培育和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一步打响“中国淘宝第一县”。四是做好舆论引导,稳定市场预期,有序推出房地产开发用地,加快已供地开发进度。五是继续加大力度鼓励发展金融、文体健身等服务业,扩大消费需求。

    6、强力攻坚促项目。一是要围绕全年投资工作目标,继续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干负责制度,落实工作任务,全力推进26个重点建设项目和20个重大前期项目建设。二是配合做好行政中心建设项目、清水源水库、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等项目的省审批事项,为项目的早日开工争取时间,同时,筛选一批项目前期成熟的项目为争取国债和公建资金做好准备。三是要破解要素制约,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切实加强土地和资金保障。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