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申请公开

  • ·依申请公开有关事项
  • ·书面申请
  • ·网上申请
  • 信件查询

    查询编号: 查询密码:

关于印发《遂昌县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生成时间:2017-11-29 11:30:51 发布机构:县政府办公室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遂昌县道路交通事故

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根据《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浙政办发〔2017〕47号)文件精神,结合遂昌实际,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局、县卫生计生局、县人力社保局、县民政局制定的《遂昌县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 月10

 

                                                 

 

 

(此件公开发布)   

 

  

 

 

 

遂昌县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

实施细则

 

县财政局  县公安局  县农业局

县卫生计生局  县人力社保局  县民政局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依法及时对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进行救助,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县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的设立、筹集、使用和监督管理,适用本细则。

本细则所称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本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以下简称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

第三条  救助基金实行分级筹集、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第四条  县政府设立救助基金,用于对本县行政区域内发生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救助。

第五条 县救助基金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研究救助基金的运作,审定救助基金主管部门提交的重要议题和有关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负责召集相关部门共同审议特殊困难救助相关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县财政局为救助基金的主管部门,负责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救助基金的实施细则,并对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县交警大队负责通知遂昌县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称县道交中心)垫付受害人的抢救费用、丧葬费用,协助县道交中心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以下简称事故责任人)追偿。协助县道交中心特殊困难救助相关工作。

县民政局负责指导殡葬服务机构做好受害人的殡仪服务,协助县道交中心特殊困难救助相关工作。

县人力社保局负责按照《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协助县道交中心做好抢救费用的审核工作。

县农业局负责通知县道交中心垫付涉及农业机械的受害人的抢救费用、丧葬费用,协助县道交中心向事故责任人追偿。

县卫生计生局负责指导、监督医疗机构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及时抢救受害人以及依法申请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用。

县委政法委负责协助县道交中心特殊困难救助工作。

县司法局负责协助县道交中心依法追偿工作。

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建立沟通顺畅、衔接严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切实推进救助基金管理工作。

第二章  救助基金筹集

第七条  救助基金的来源包括:

(一)省财政按照交强险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给予的补助;

(二)省财政按照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增值税数额给予的补助;

(三)对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

(四)救助基金孳息;

(五)依法向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

(六)县级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

(七)社会捐款;

(八)其他资金。

第八条  县财政收到上级财政部门的补助资金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补助资金拨入县救助基金特设专户。

第九条 县公安交警大队将未按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收入单独缴入县级国库。

县财政局应当于每年度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上年度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罚款全额划转至县级救助基金特设专户。

第三章 救助基金垫付费用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救助基金用于垫付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

(一)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

(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

(三)机动车肇事逃逸的。

其他确需救助基金救助的。

救助基金一般垫付受害人自接受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特殊情况下需垫付超过72小时的抢救费用的,由承担救助任务的医疗机构书面说明理由。 抢救费用按照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核算。

医疗机构对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

第十一条  符合本细则第十条规定需救助基金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将受害人抢救费用及垫付情况书面告知负责处理该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县交警大队,县交警大队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县道交中心,并告知医疗机构。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在抢救受害人结束后,对尚未结算的抢救费用,可向县道交中心提出垫付申请,并提供有关抢救费用的证明材料。涉及跨区域转院需垫付的抢救费用,由医疗机构向县道交中心提出垫付申请,并提供有关抢救费用的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医保经办机构对抢救费用进行审核。医保经办机构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和当地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等,协助县道交中心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抢救费用清单进行审核,并在申请材料上签署审核意见后提交至县道交中心。

第十四条  县道交中心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书面告知县交警大队和医疗机构。

经审核符合垫付规定的,县道交中心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费用划入医疗机构账户;不符合垫付规定的,不予垫付并向医疗机构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县道交中心与医疗机构就垫付抢救费用问题发生争议时,由县财政局会同县卫生计生局、县人力社保局协调解决。

第十六条  符合本细则第十条规定需救助基金垫付丧葬费用的,县交警大队应当依法告知受害人亲属申请垫付丧葬费用的权利,书面通知县道交中心、殡葬服务机构和受害人亲属,受害人亲属凭县交警大队出具的《尸体处理通知书》和本人身份证明,向县道交中心提出垫付申请,并提供丧葬费用的有关证明材料。

县民政局应当在丧葬费用的有关证明材料中对受害人产生的殡葬基本项目服务费用是否合理签署意见。

对无主或者无法确认身份的遗体,由公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其损害赔偿金由当地县道交中心提存保管。

第十七条  县道交中心收到丧葬费用垫付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后,对符合垫付要求的,应在3个工作日内,按照有关标准垫付丧葬费用,并书面告知县交警大队。对不符合垫付要求的,不予垫付,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县道交中心对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的垫付申请进行审核时,有权向县交警大队、医疗机构、保险公司、殡葬服务机构等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核实情况,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章  救助基金管理

第十九条  县道交中心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法筹集救助基金;

(二)受理、审核垫付申请并依法垫付;

(三)依法追偿垫付款;

(四)其他管理救助基金的职责。

第二十条  县道交中心应当向社会公布其电话、地址、联系人等信息。

第二十一条  县道交中心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员费用、办公费用、追偿费用、委托代理费用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同级财政在年度预算中予以安排,不得在救助基金中列支。

第二十二条  县道交中心应按照国家有关银行账户管理规定开立救助基金特设专户。救助基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户管理,并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救助基金年终结余转入下一年度使用。

第二十三条  救助基金的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不得用作担保和对外投资。

第二十四条  县道交中心根据本细则垫付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后,应当依法向事故责任人进行追偿。发生本细则第十条第(三)项情形,救助基金垫付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侦破后,县交警大队应当及时通知县道交中心。有关单位、受害人或者其继承人有义务协助县道交中心进行追偿。

第二十五条  县道交中心依法保管救助基金的财务档案和有关资料;定期对垫付的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进行清理审核,对已追偿的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进行冲销。对追偿无果的已垫付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依据省财政厅制定的救助基金核销办法进行核销。

第二十六条  县道交中心应当如实报告救助基金业务事项,不得有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接受县财政局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县道交中心变更或终止时,应当依法进行审计、清算。

第五章 特殊困难救助的发放

第二十八条  因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人无力赔偿或逃逸, 导致受害人死亡或者残疾,并造成受害人家庭经济严重困难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由受害人本人或直系亲属(近亲属)向县道交中心申请家庭一次性困难救助,救助最高限额为重伤、致残的2万元,死亡的3万元:

(一)受害人为其家庭唯一或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

(二)受害人及其具有扶养义务的家庭成员部分或全部无劳动能力,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的;

(三)受害人家庭生活水平符合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标准或难以维持正常生活的。

特殊困难救助由县领导小组会议通过可适当提高救助金额。

第二十九条  申请特殊困难救助,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遂昌县道路交通事故特殊困难救助申请表》;

(二)受害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三)县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

(四)经过调解的提供《人民调解协议书》或其他;

( 五)受害人直系亲属(近亲属)提出申请的,还应当提供申请人身份证明、户籍地公安机关出具的与受害人关系证明。

第三十条  受害人或其亲属向县公安部门提出生活困难救助书面申请并提供所需资料,县道交中心应当在收到书面资料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审核,县民政局应当在收到书面资料后60个工作日内,对受害人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出具《丽水市社会救助家庭困难经济状况核对报告》。受害人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社区)调查核实,签署意见并盖章后公示7天。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单位调查意见确定救助金额。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医疗机构提供虚假抢救费用的,由县卫生计生局给予警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处理。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财政局对县道交中心及其负责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可以根据以下情形决定是否撤换县道交中心:

(一)不按照本细则规定受理、审核救助基金垫付申请并进行垫付的;

(二)提供虚假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   

(三)违反本细则的规定使用救助基金的;

第三十三条  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 

第三十四条  本细则所称受害人,是指机动车发生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除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

第三十五条  本细则所称抢救费用,是指机动车发生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受伤时,医疗机构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对生命体征不平稳和虽然生命体征平稳但如果不采取处理措施会产生生命危险,或者导致残疾、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导致病程明显延长的受伤人员,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第三十六条  本细则所称丧葬费用,是指遗体丧葬所必需的运送、停放、冷藏、火化、寄存等基本项目服务费用。 丧葬费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机动车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时发生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伤亡的,适用本细则。

第三十八条  经相关有资质部门或机构鉴定为机动车的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伤亡的,适用本细则。

第三十九条  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在田间、场院等道路以外的地方作业、转移发生事故,县农业局接到报案、处理的,由县农业局负责通知县道交中心垫付受害人的抢救费用、丧葬费用,并协助县道交中心向事故责任人追偿。

第四十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遂昌县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印发〈遂昌县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遂政办发[2015]100号)同时废止。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政协办公室,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

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16日印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