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20年工作展望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20年工作展望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全市“两山”发展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深化“生态工业、全域旅游、精美城乡”三大发展主题,突出稳企业、增动能、优生态、补短板、促改革,全县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民生事业不断改善。
一、2019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全县实现GDP88.64亿元,增长7.8%。从三次产业看,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8.87亿元,增长2.2%;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8.5%,较上半年回落约2.5个百分点,主要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较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5.3%)较上半年回落14.6个百分点;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7.77亿元,增长8.4%。
工业增长趋缓。前三季度, 我县实现规上工业增长10.2%;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5.82亿元,增长11.6%,增幅居全市第七。从结构性指标看,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9.6%,增幅居全市第四;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5.01亿元,增长20.1%,增幅居全市第一;实现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9.7%,增幅居全市第五,1-9月,全县实现工业用电量5.73亿元,增长2.1%,较上半年回落9.8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用电量2.54亿元,下降8.1%。
农业保持基本平稳。前三季度实现农业增加值88.64亿元,增长2.2%。分行业看,农业增加值6.66亿元,增长2.6%;林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1.4%;牧业增加值5674万元,下降0.1%;渔业增加值929万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37万元,增长9.8%。截至目前,全县实现茶叶产量1.18万吨,增长3.9%;实现蔬菜产量7.4万吨,产值1.2亿元,分别增长1.1%和4.6%;实现水果产量0.84万吨,产值0.44亿元,分别增长5.9%和9.2%;毛竹采伐量370万根,增长6%;毛竹价格从往年的每百斤24元,提高到27元,主要是浙江佳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去年11月投入试生产。
服务业增长趋稳。前三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较上半年增幅回落0.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传统商贸行业尤其是批发业增长乏力、商品房销售面积负增长、其他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增幅回落。前三季度批发业增加值增长0.9%,零售业增加值增长4.9%,住宿业增加值增长1.3%,餐饮业增加值增长7.8%,住宿及餐饮业波动较大主要是新增的凯兴开元大酒店对我县住宿餐饮市场的分流较为明显,其纳入限上企业后总营收划归至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7.4%;房地产业增加值2.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旅游业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76亿元,增长15.5%。
固定资产投资低位增长。前三季度完成投资额28.12亿元,增长2.3%,较上半年回落约8.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民间投资明显回落,前三季度旅游项目投资负增长、工业投资下降28.7%。其中:民间投资9.04亿元、下降12.3%;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83亿元、增长56.3%;公共设施生态环保投资4.94亿元、下降3.5%;高新技术投资1.77亿元、下降29.6%。
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7.66亿元,增长3.7%;其中实现出口金额7.09亿元,增长57.2%,增幅高于全市33.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二,主要原因是去年新增的一家贸易公司(祥瑞进出口有限公司)拉动作用明显。
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少。近两年来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较少。今年前三季度,我县新引进项目16个,投资额度11.3亿元。落地项目14个,投资额度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7.6%和75.8%;其中落地大项目1个,投资额度1.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7.5%和87%。
财政收入基本平稳。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15.59亿元,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5亿元,增长11.0%。前三季度,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9亿元,增长15.5%。从税收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税收收入15.33亿元,增长11.1%,主要原因是2018年度缓缴及其他统筹等跨年收入2.45亿元在今年入库,大幅度拉高税收收入增长,同口径剔除该因素后,今年税收收入实际入库12.88亿元,下降6.6%。
金融保持平稳有序。截止9月末,全县实现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5.49亿元,增长12.3%,主要是较上半年新增土地指标款(7.9亿元)、土地出让金(2亿元)、新增债券等广义政府存款总计11.6亿元。实现本外币贷款余额133.81亿元,增长8.5%。全县本外币存贷比为72.1%。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42元,增长9%,增幅居全市第九;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15元,增长9.8%,增幅居全市第八。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特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成功入选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县。 “班春劝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列入首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农村环境有效提升,实施好川、淤溪、垵口、石坪、大田等五个农村人居环境试点村项目建设,云峰、石练被评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
生态环境保持优良。被授予2018年度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美丽丽水建设考核优秀县,并获省财政厅绿色发展出境水奖补资金1.44亿元。我县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100%,PM2.5浓度均值为22μg/m3。预计交接断面水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优秀。我县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2018年度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14.1%、19.2%、 5.4%、 1.0%,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深入开展“护水斩污”、“蓝天保卫”、“清废净土”、化工企业专项检查、深入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固废等工作,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县城人行道改造及管线落地工程等项目,环城南路一二期、龙谷路二期、火车市政配套工程等项目加速推进;北门桥头至三墩桥道路拓宽工程、源口三角坛至西坞滩道路拓宽工程、三溪口E区块(原林业局地块)开发项目、后江路网工程、龙谷路三期等项目前期持续深入。城市品质逐步提升,吴突头公园、古院周边绿地提升基本完工,继续推进县城绿地、公园改造和绿道建设,加快三溪口滨江公园、瓯江支流绿道主线等项目。落实“基本无违建县”复评迎检任务,在全市率先完成“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任务。对县城4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工作。投入28辆微公交巴士,北门至云峰的6路公交线路增加夜班班次且票价下调40%。
社会保障稳步提升。基本实现全民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 %。高血压等18种(类)疾病纳入慢性病门诊配药管理,门诊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事业有序推进,遂昌三中迁建项目开工建设,云峰中心学校扩建、实验小学迁建项目有序推进。高考一段上线人数达217人。教育集团化办学持续深入,全县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5个、教研片区6个。建成王村口红色教育研学基地、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等2个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空调进教室”工程顺利完成,城区6所学校开启放学后托管服务。卫生事业稳步推进,2018年我县健康浙江考核位列全市首位,启动国卫复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省属县用”卫生人才试点进入实质性阶段,浙医二院对口帮扶县人民医院重点打造消化外科中心、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和关节病诊疗中心等三大中心。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赴“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晚会,参加开场节目《心底的天籁》表演,遂昌昆曲茶艺团队赴马耳他做交流演出。我县入选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先后举办浙马接力冠军赛、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红色定向赛等大型体旅赛事。
社会治理扎实开展。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石练镇被确认为第二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石练镇淤溪村、大柘镇柘溪上村、妙高街道东峰村等3个农村社区列入首批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名单。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工作平稳有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加快建设。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我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外部看,全球大部分经济体的主要经济数据出现不同程度放缓,9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呈现近十年来最疲软姿态,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从内部看,前三季度全国和全省GDP分别增长6.2%和6.6%,增幅分别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均呈现回落态势。
(二)主导产业增长趋缓。一是金属制品等主导产业受市场波动、利润空间减少等影响,前三季度占我县规上工业总产值60%左右的元立集团产值仅增长2.8%,预计元立集团全年产值较2018年将明显回落。二是2018年9月-12月金属制品业产值约占全年的40%,同期基数大,下步要实现较快增长困难很大。三是去年新上规的15家工业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产值仅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拉动作用不明显。
(三)旅游业拉动作用减弱。一是旅游业态老化、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明显。周边县市旅游优惠政策及新兴文旅体验产品涌现对我县旅游市场冲击较大,如遂昌金矿今年“十一”黄金周1-6日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28.8%,接待人数下降31.6%。二是过夜游需求拉动作用减弱。受景点区位、夜间经济业态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县游客过夜人次呈现负增长态势(上半年下降4.6%),而原有住宿餐饮业市场份额被兴起的众多特色民宿、商务酒店分流,也降低了限上住宿餐饮业的商品销售。
(四)投资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增长乏力。一是根据巡视整改等要求,白马山度假区、金太阳养老等一批项目发生新变化,爱情谷、温泉养生岛、馨庐民宿、应村兰台居等一批项目因涉及配套旅游房产而暂缓实施,金矿创5A级景区、关雎文化园、地心温泉等一批项目推进缓慢或严重滞后,以上项目将影响全年投资总计约8亿元。二是过去两年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工业项目实质性落地少。三是部分项目前期滞后。峡北线、遂江线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受永久性农田指标等影响难以及时落地。滨江公园、三溪口E区块等项目因前期设计调整,开工时序延后。房地产项目供地偏慢,也影响民间投资。火车站市政配套、外庄至高碧街公路等因政策处理原因进度滞后。四是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项目责任部门与国企部门存在一定观望情况,部分城建、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推进缓慢。五是前两年投资基数较高给今年投资增长带来一定压力,2017年和2018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4.2%(当年全市第二)和7.4%(当年全市第一)。
(五)建筑业企业竞争力不足,产值负增长。原有扶持本县建筑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停止执行后,本地建筑业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的短板更加凸显,截止9月底,我县企业在县内中标政府投资项目仅有4个,中标金额仅为658.7万元,只占总量3.2%。前三季度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1亿元,下降25%,较去年同期相比,下拉GDP约0.9个百分点。
(六)经济高质量增长要素制约依旧明显。对外交通制约明显;城市能级发展有待提升,城市更新进度偏慢,与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不匹配;科技支撑亟需强化;人才要素制约明显,人口集聚程度不高,人才引进及培育力度不强。
(七)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相对不足。城乡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仍有差距。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2020年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十分重要。从加强计划安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入手,初步规划了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关于经济发展类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出口总额适度增长。
——关于民生福祉类指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套。
为完成上述计划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发展路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晰未来县域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县委作出的“一城五区”生产力布局,全面打赢科技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八大战役”,打造最佳在地政府,加快了吸引集聚更多外来优质要素和高端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
(二)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紧盯项目进度,限时交办问题。责任单位要做到“一个事项、一名领导、一个班组、一个方案、一抓到底”。问题承办单位要不折不扣按时限要求协调解决问题。
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克难攻坚。抢抓政府投资项目进度。加快三溪口E区块、人民医院迁建、528国道、公安局反恐处突应急中心、清水源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垃圾终端处置园项目建设。加大连直线三期、外庄至高碧街、环城南路等项目的政策处理,确保无障碍施工。抢抓民间投资项目进度。加快推进电力巡检机器人、圣邦智能装备、锂电池储能、吴乐畈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完成爱高新材料等项目落地商谈,完成关雎文化园西方街区、地心温泉等项目建设。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合理调度财政资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充分发挥国资国企投融资平台作用。加快破解土地指标制约,优先保障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省市县长工程。加快政策处理,确保无障碍施工。
(三)聚焦产业转型,推动八大战役落地
一是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推进工业复兴提速。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坚持创新驱动,提升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实现遂昌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研发中心,打造省级综合型孵化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众创空间、星创空间。完成金属制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实施金属制品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发挥精细化工机械装备研发平台作用。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特色发展,打造富民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加强茶叶、笋竹两大农业主导产业提升转型发展,大力推进箬叶、长棕等特色产业,在景区交通干道沿线适度发展蓝莓、桃梨等特色水果农旅融合示范基地。开展海拔600+米以上绿色有机农林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全流程溯源机制,推进丽水山耕母子品牌共创共建。实施扶贫消薄增收提标行动。确保完成农业增加值增长3%,积极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三是推动三创深度融合,打造精品旅游示范目的地。着力培育以汤显祖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验研学产品,深耕研学旅行市场,退出沉浸式文化体验、红色经典等为主题的深度研学游,加快遂昌南湖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湖山大柘等地休闲观光、分时度假、商务办公等旅居产品,加快推进地心温泉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户外拓展、文化创意、科技体验等团建产业项目和业态,重点推动湖山环湖绿道项目开工建设。着力培育遂昌高端会议品牌,常态化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高端论坛,积极吸引国内外行业协会、大企业等来遂开展会议活动,壮大会议经济。
四是推动城乡空间重构,打造现代城市体系。加快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引导搬迁范围内的农村居民有计划地向县城中心城区规划区等区域梯度转移。初步划定县域三区三线,组团式发展构建未来都市区,聚落式激发老城新活力,完成城市投入、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连直线连头至古亭段改建、大桥至洋浩公路、衢宁铁路、新客运中心迁建等建设进度,加快528国道新路湾至石练段改建、遂江线一期、222省道新路湾至庄山段公路改建等前期设计进度,加强衢丽铁路二期、义金龙城际铁路、兰遂高速、金遂松龙高速等谋划项目前期。
五是推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打造最佳投资地。坚持招大引强、补链强链、加速转化,瞄准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产业,力争引进一批智慧经济、分时经济、平台经济、培训经济等新经济项目。重点招引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1亿元、2亿元以上的健康农业、生态工业、文旅及现代服务业类项目,积极谋划省市县长工程项目。确保已签约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一批、招引项目开工一批、省市县长工程开工建设、完成遂昌南湖消薄飞地产业园工程施工。
六是深入推进生态提质持久战,打造最靓生态底色。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专项行动和环保督查整改,促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各交接断面水质100%达标,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四)提升能级,加快一城五区布局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谋划天工之城规划,选择大柘、湖山等生态条件、区位优势突出的区域,打造功能合理符合的创新空间,推动农创、文创、科创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建设遂昌科创岛。
二是加强要素保障。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快推进国企融资工作,加大和社会资本合作力度,有力保障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强化用地指标保障,积极向上争取规划空间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全力做好低效用地再开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切实保障落地项目零障碍施工。加强政策扶持,支持打造科创平台,推进科技+金融,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促进人才服务专业化系统化。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和“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实施个人和企业办事多部门联办“一件事”改革。深入开展三服务工作,深入企业了解实情,精准帮扶解决具体困难。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布局。以外畅内联为目标,全力谋划实施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城市路网项目,主动融入丽水大市区,更好对接金义都市区,加快连接长三角和大湾区端口。加快布局城市新区水电管网、环保设施、信息网络、绿道网络,逐步更新老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加速东城新区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进程。
四是推进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三年搬迁2万人以上,差序推进想出活化和退化,优化人口布局,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组团式发展构建新城体系,古院组团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服务平台、电商微商集聚平台等,东峰组团着力打造汽车、家装、农贸等专业市场集群,梅溪组团着力发展商务办公城市综合体。加快聚落式发展激发老城区新活力,加快有机更新,推动人口疏解,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文化记忆型、亲水生态型、文教休闲型社区空间。
(五)强化民生保障,推进社会事业进步
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继续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稽核管理制度和廉政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努力推进社会保险全民参保计划。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强4个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加快中心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谋划敬老院公建民营模式。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成低保提标,继续巩固低保占比和低保边缘户认定成果。扎实有效推进“大搬快聚”“一户多宅”工程先行先试、做实前期,帮助更多偏远山村群众梯度搬迁转移。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推动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围绕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实施学前教育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集团化办学,打响“学在遂昌”品牌;加快推进云峰中心学校扩建工程、实验小学迁建工程、遂昌三中迁建、梅溪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加强卫生事业,全力夺取“健康浙江”建设首届铜奖;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完成中心级卫生院超声诊断中心建设;打造“双下沉、两提升”升级版,全力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人才“省属县用”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妙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沙腰卫生院迁建等项目;推进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深化“汤显祖文化”品牌建设,加强浙江汤显祖昆剧团建设,推动博物馆、非遗馆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体育小康村提升工程、体育惠民工程。持续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遂昌”建设,强化“基层四个平台”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促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建设。
政务公开 | 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遂昌县发展和改革局 | 发展规划 | 计划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