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遂昌县文广旅体局紧跟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落实县委“一城五区”战略,以打造“长三角户外休闲运动生活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业态创新、文体惠民、市场营销等各项工作,推动文旅体转型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1至12月,遂昌县共接待旅游总人数359.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1亿元(两项绝对值均居全市第三),同口径比增长35%和45.1%(两项指标增幅均位列全市第二)。
一、所获主要荣誉
1.上榜全国2021年县域旅游影响力TOP100。
2.“汤公遗爱 盛世遂昌”文化标识列入浙江省首批100个“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名单。
3.田木居、遂昌宴、汤公酒楼、炉烟·遂昌风炉餐厅入选“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示范)店。
4.入选浙江省“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数字化平台建设试点县。
5.大柘镇、蔡源乡、应村乡获评“AAAA级景区镇”。王村口镇、湖山乡获评浙江省乡村旅游重点镇,王村口镇桥西村获评浙江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6.遂昌县获评6家市级研学基地、1家市级研学营地。望辰民宿成功提升为省金宿级民宿,非云民宿获评省文化主题民宿。
7.遂昌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8.石练镇文化站在浙江省第七次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被评为“特级文化站”,为丽水市唯一一个特级文化站。
9.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获首批浙江省美育村称号。
10.遂昌县图书馆获浙江省第二批满意图书馆达标单位。
11.遂昌县汤显祖纪念馆被命名为首批市级清廉文化示范点。
12.黑陶作品《竹韵陶壶》入选浙江省非遗旅游商品。
13.王村口革命纪念建筑群、大柘泉湖寺荣获浙西南革命文物金名片称号。
14.遂昌代表团在丽水市第五届运动会上夺得66枚金牌、53枚银牌、53枚铜牌,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二、2021年工作总结
(一)奋力争先进位,各项指标位于前列。完成市对县全域旅游投资考核37.47亿元,位列全市第一。2020年全县旅游产业增加值为12.28亿元,占GDP比重为9.39%,占比排名全市第二(错年指标,年度出数)。1-9月,共接待游客238.6万人次(全市第三),实现旅游总收入24亿元(全市第二)。指导6家限上住宿业企业全年累计实现营收4621万元,同比增长19.98%,该指标多次位列全市前三,年度数据位列全市第四。指导7家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收8570.8万元,同比增长2%,该指标多次跻身全市前列,年度数据位列全市第五。
(二)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重点项目建设提速。聚力聚焦项目落地,遂昌博物馆、王村口5A景区镇提升工程、温泉养生岛、兰台居、云顶壹号等一批项目稳步推进,全民健身中心跑道改造、非遗馆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快项目招引,全年签订项目协议金额约26亿元,成功签约国际赛艇中心、湖山水上运动中心、诗莉莉·漫戈塔度假村、竹旅融合数字创新园、丽奢精品度假酒店等项目。
(三)坚持创新转型发展,文旅业态生机勃发。突出赛事引流,举办数字绿谷·遂昌仙侠湖首届半程马拉松赛、2021中国户外山地越野跑公开赛(遂昌站)等赛事活动,逐步打开中高端客源市场。开发亲子桨板SUP体验、皮划艇、零基础潜水体验、湖面风光游览、网红玻璃船体验等户外体验型旅游项目,吸引大批游客。潜水项目成功获批我省首张《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潜水)》,受到潜水爱好者追捧。持续推出“浙西川藏线”自驾越野游线路,引入车辆28715余辆,人数71780余人,产生效益3200余万元。
(四)坚持实施精准营销,客源市场得到拓展。围绕“建党百年”“百县千碗”等主题,提炼推广“汤显祖文化”“遂昌风炉宴”等卖点,县域旅游品牌辨识度更加鲜明。举办“国庆嘉年华”“走读红色遂昌”“越野自驾露营活动”等活动30余场,赴厦门、泉州、济南等城市开展客源地精准营销,引流江苏、福建等300人铁路大团30余个。输出“沉浸式”玩法,打造小红书、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达到互联网亿万级传播量。成功跻身2021年度全省文化和旅游新闻宣传工作前六,营销转型成效逐步显现。
(五)坚持提质公共服务,文体惠民更加凸显。相圃书房开元酒店分馆、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等建成开放,文化馆王村口、三仁分馆开馆,文体场地全面拓展。开展送戏下乡120场、文旅剧场33场、送书下乡18291册、送讲座下乡(进社区)32场,举办绿道健步走、“相圃”读书、“文化四季风”、昆曲进校园等活动,群众文体生活丰盈充实。举办“百年征程 遂月如歌”文艺活动、“翰墨丹青·艺心向党”群众书画大赛等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圆满承办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我县为浙江省唯一入选承办的点位。
(六)坚持活化利用原则,文化遗产保护提升。遂昌县文物局挂牌成立,文物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展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文物保护水平全面提升,实现“零事故”目标。联合丽水市博物馆等共同承办“万年处州——瓯江史前先民的家园”展览,进一步弘扬好川文化。传承人类非遗,举办“班春劝农”典礼,重现明代农耕盛典。开展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申报,13个项目列入第八批县级非遗,9个项目列入第七批市级非遗,4人入选省级非遗传承人。
(七)坚持严格监管督查,文旅市场安全稳定。突出疫情防控、消防安全、非法地卫整治等重点,出检645次,出动检查1375人次,检查单位1056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16项,行政处罚立案调查8件,办结8件,罚款22000元,没收违法物品128个,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注重服务业提升,凯兴开元大酒店创五星工作有序推进。开展文旅行业业务培训,700余人次受训。受理行政许可及其他权力事项、机关内部一件事共238件,提前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八)坚持加快数字改革,数字文旅打造稳步。推进文体场馆数字化建设,开通语音讲解、线上观展、场馆预约等功能,线上文体服务全面提升。积极配合做好“智慧文化云”“环浙步道”“浙里好玩”等省级重点应用建设工作。全面推进长三角社保卡文旅“一卡通”服务,全县10余家A级景区、文化场馆等文旅场所实现长三角区域文旅体验“同城待遇”。注重数字化体验,班春劝农H5小程序、汤显祖文化趣味答题及线上书画展、图书馆线上有奖活动等参与人数突破 180 万人次,覆盖全国 23 个省(市、自治区)。
三、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为遂昌县文旅体转型升级关键年,主要任务是:紧跟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全面聚焦生态工业、数字科创、新型城镇化“三大发展平台”,以打造“长三角户外休闲运动生活目的地”为目标,抓好产业、项目、市场主体三项牵引性工作,有力实施“双5”创建,推动完工一批旅游项目,创新丰富旅游业态,提振文旅市场活力,加快建设文化高地,铆劲冲刺“开门红”,奋力实现“全年胜”,赋能添彩“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建设,在“遂昌家园”中展示文旅体新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实施“双5创建计划”,推动文旅项目提质增效
1.聚力推进“双5创建”。全力推进金矿景区创5A工作,联系对接杭钢集团,根据规划梳理项目建设,明确企业和政府分工,合力推进创建工作。同时,积极谋划王村口—千佛山组团5A景区创建工作,邀请专业策划团队,针对组团创建5A景区进行前期策划,打造红绿融合的高山休闲度假景区团。加快创建凯兴开元5星级酒店,力争3月底通过市级初评,10月前通过省级评定,并在2023年1月前接受并通过国家级星评委评审,完成五星酒店创建工作,努力在丽水地区县市区率先完成5星级酒店零的突破。
2.实施“三大平台”项目。围绕“生态工业”平台,谋划和发展工业旅游,推进长濂文化村项目提升改造,打造我县东城“生态工业”主平台靓丽门户景区。谋划推动原利化公司创建省级工业领域示范基地,打造工旅融合旅游线路。围绕“数字科创”平台,新开工红星坪悬崖精品酒店和3家高端精品民宿,继续推进地心温泉二期度假酒店、Holovis数字文创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山地休闲旅游发展试点初显雏形。围绕“新型城镇化”平台,利用古院新城资源,启动景区城创建,按照确保3A级、力争4A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推动商贸旅游业发展。
3.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成王村口5A景区镇提升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提升“龙洋-王村口-千佛山”生态旅游区项目业态和旅游接待能力。完成汤公雷迪森广场酒店、温泉养生岛、红星坪温泉酒店二期等一批酒店项目建设,全面改善我县全域旅游接待能力。加快推进兰台居、云顶壹号、遂昌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加快诗莉莉·漫戈塔、湖山悬崖精品酒店、西畈山顶小筑等项目落地建设,形成有效投资。深化水上运动综合体(游泳馆)项目可研、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推进专项债申报,力争项目正式落地,完善我县“一场两馆”。深入实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推进文旅环境提档升级。
(二)创新营销模式,精准开展文旅市场推广
以“畅游山水家园,解锁遂昌新玩法”为主题贯穿全年,谋划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遂昌文旅营销新模式。聚焦重点打造遂昌特色IP。持续强化“百县千碗”遂昌风炉宴以及“遂昌山路”自驾越野线路品牌,举办遂昌首届户外露营节,打造新热点。强化新媒体矩阵营销。持续做好遂昌旅游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小红书号等自有矩阵平台创意性推广,并与各行业意见领袖、网红达人、流量APP等第三方合作,不断输出遂昌文旅新玩法、新动态。注重绩效评估工作。开展客源地精准营销,组织“百名大型企业工会负责人走进遂昌踩线之旅”活动,赴山海协作兄弟区县以及高铁沿线城市举办专题推介活动。对线下推介开展全年客流输送量绩效评估,对新媒体平台结合粉丝量、转发量、阅读量等数据进行绩效评估。
(三)突出赛事引流,不断创新丰富文旅业态
有效开展“一月一赛事”,举办仙侠湖环湖马拉松赛、铁人三项邀请赛、百里红军古道越野赛、大柘万亩茶园自行车赛等高端赛事,实现以赛引流。实施大柘、湖山等户外基地建设,持续推出潜水、赛艇、温泉、自驾越野等体验产品,培育高品位全域旅游,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王村口1935街区、湖山汇双创街区、大柘茶文化一条街、关雎东方街区等四条特色文化主题街区,植入餐饮、文创、产品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加速集聚人气商气财气。做好米窝、奢野、湖光山色等民宿等级培育前期工作,打造多元化的旅游民宿。
(四)提质公共服务,全力建设文化高地
打造“汤公遗爱 盛世遂昌”文化标识,办好班春劝农、汤公音乐节等活动,扩大影响力。新建3个文旅驿站、2家城市书房、2家图书馆乡镇分馆、5家文化馆乡镇分馆,全力打造57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新建4个多功能运动场、5家百姓健身房等场地设施,构建“15分钟健身圈”。围绕“喜迎二十大”主题开展文艺创作,举办送演出下乡、送书下乡、绿道健步走等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加强昆曲传承弘扬,开展昆曲进校园活动,深化与农林大学、台湾及全国昆曲爱好者交流,促进昆曲发展。对接经济开发区,开展经开区职工趣味运动会、定向赛、文化展览和演出等活动,丰富经开区文体生活。开展“送文化”“送健康”进企业活动,通过送一批体育器材和书籍、上一堂健身和文化讲座,改善企业职工的文化和健身环境。提升业训工作,全力备战2022年省运会,确保完成5块金牌任务。
(五)加强保护利用,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实现新跨越
严格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开展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确保文物绝对安全。加强好川文化保护与利用,加快推进好川遗址考古公园建设。创评8家乡村博物馆,打造“高品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推进完成国保单位独山石牌坊环境整治项目验收工作。创新做好非遗传承保护,全力打造人类非遗“班春劝农”品牌,通过举办仪式典礼、农事活动等,推动文农旅融合发展。结合“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等时机,举办非遗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特色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增强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开展县级第六批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
(六)强化市场监管,提升文旅行业管理服务水平
坚持以疫情防控为重点,加强网吧、KTV、景区等文旅市场日常巡查,确保文旅行业安全稳定有序。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积极开展执法下沉工作。突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执法巡查、开展石刻文物拓印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双减”行动等工作。做强市场主体,力争新增1-2家特色文化主题或品质饭店,全面提升我县接待服务水平。开展文旅从业人员岗位练兵和技能比赛活动,提升业务能力。持续做好行政许可审批工作,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
(七)加快数字改革,打造特色文旅场景应用
立足“小切口、大场景”,搭建“浙里好玩”遂昌品牌馆,提供文旅品牌宣传推广、景区场馆预约、产品预定等服务,打造数字文旅家园。开发“乡村剧场”应用,构建送戏下乡、文旅剧场 、全民点单、公益活动等服务场景,并全力争取省级项目试点。推进“汤公音乐节”特色应用,构建线上“音旅”平台。实施体育场馆数字化改造,搭建大数据分析管理、消防监控等功能。谋划数字非遗馆、文物安全监管数字化管理建设等场景应用,借助科技手段为群众提供多功能线上服务。积极配合省厅完成“百县千碗”数字化平台搭建和市局“丽水山路 全民共富”场景应用。加强向上对接,争取“文旅大脑+未来乡村”试点落地遂昌。
(八)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力争实现“全年胜”
拉高标杆争先晋位,推动文旅经济积厚成势,力争2022年旅游总收入超33亿元,同比增长20%。指导规上住宿企业、旅行社拓展业务,创新疗休养产品研发,力争限上住宿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两项指标排位全市前三,实现“开门红”。针对市对县考核,在全国文旅项目管理系统上力争完成全域旅游投资35亿以上,力争全市第一。此外,2022年遂昌将适时召开高规格、高标准的文旅体转型发展大会,届时将邀请一批专家、发布一批规划、签约一批项目、举办一次主旨论坛,全面推进文旅体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