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湖山乡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2662227/2023-162854 生成时间:2023-01-05 10:43:12 发布机构:湖山乡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过去一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乡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一城五区”生产力布局,扎实推进“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建设,较好地完成了乡十七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先后荣获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省森林城镇、“丽水之干”模范集体等称号。

(一)我们聚焦“天工之城”,发展后劲不断加强

抓实项目建设。“天工之城”湖山区块共有60多个项目,我们全力抓政策处理、抓跟踪服务,确保各项目落地见效温泉蓄水池、峡北线综合管线等项目前期有序推进;高效完成网易联合创新中心改建工程,已招引入驻企业21家;170天建成21公里环湖绿道、125天建成仙侠湖会展中心,成功举办首届仙侠湖半程马拉松比赛、全国数字生态创新峰会、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全球总决赛等大型赛事;全面开展“双招双引”,助推西山驿·数字人才培训基地、湖山汇双创中心、阿里云创新中心、HOLOVIS数字文创中心、仙侠湖渡口建设项目、仙侠湖岸线水土保持和景观提升工程一批项目建设“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建设风生水起

抓实数字产业。围绕构建“生态+”“文化+”“数字+”数字生态产业体系,开展精准招商。2020年以来,阿里云、网易、中电海康、字节跳动、晶盛机电、千寻位置等20余家数字类头部企业落户仙侠湖畔,今年1-10月,“天工之城”共新增市场主体980家,合同总投资额已超80亿元,“天工之城”实现总产值7.18亿元,完成税收6099万元。成功引入中逸信诚、柒和贸易等公司,总部经济税收900余万元。

抓实生态底色。围绕“天工之城”绿化彩化,对仙侠湖沿湖主要山体进行新造、补植、抚育,五年来实施森林抚育7000余亩,近两年完成“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3000余亩。常态化、规范化实行“河长制”乡村干部每月开展巡河400余人次。投资800万元完成7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投资1050万完成6个村中小河流整治项目,切实保障水域环境质量。建成全市首个智慧化巡检项目——智慧水域立体化巡检系统,率先运行美丽河湖面治理“一件事”,全面管控湖面漂浮物、渔业养殖、非法船舶等水域环境问题,实现龙鼻头交接断面水质常年保持一类水质。仙侠湖成功入选全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

(二)我们聚焦“两山转化”,增收脚步不断加快

产业转型促增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环湖绿道四季鲜果产业带。截至目前,全乡粮食播种面积达8000余亩,完成油茶、茶叶等传统产业改良7000余亩,发展青钱柳蓝莓、猕猴桃等水果采摘园1250亩,番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1500余亩。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农民人均收入从13487元增长到19850元,增幅47%大力支持生态工业提升强化61家工矿企业生产服务和安全指导工作,大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五年来全乡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其中2020年全乡工业总产值达2.24亿元,同比增幅29%

旅游提质促增收。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打造温泉旅游度假乡、精品民宿集聚乡、高端户外运动乡“三乡建设”。地心温泉、开元芳草地酒店、红星坪温泉酒店(二期)、悬崖酒店、民宿、霞婓里黄泥岭奢野民宿等项目全速推进,赛艇俱乐部、仙侠云居民宿、房车露营等新经济项目陆续落地,玉茗山居、诗里湖山、溪云里10家精品民宿建成开业。湖山乡先后获评全省“美丽浙江魅力示范点”、省AAAA级景区乡等荣誉称号,红星坪村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五年来,全乡累计完成旅游投资3.5亿元,接待游客15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00万元,培育完成规上旅游服务企业9家

兜底保障促增收。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每月发放低保、五保供养资金32万元。积极落实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五年来救助群众628户1855人,发放救助金200万元。聚焦精准扶贫,五年落实扶贫项目26个673万元。深入开展贫困大学生爱心助学和“雨露计划”,帮助55名贫困新生圆梦上学。严格遵循应保尽保原则,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浙丽保参保率达91%以上。扎实推进“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完成坪峰村九峰岩自然村10户38人整村搬迁,全乡193户635人搬出了大山。

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建成红星坪村湖畔旅游接待中心、黄泥岭村校舍改建民宿、湖方村农产品分拣包装服务中心、坪峰村源头坑渔业养殖、“天工鱼仓”等消薄项目,逐步完善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五年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075万元,经营性收入330万元,2020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较2016年增长78%,经营性收入增长355%。

(三)我们聚焦“美丽蝶变”,乡容村貌不断升级

改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完成投资6.15亿元,有序实施自来水厂、温泉水厂、未来乡村、集镇沿线外立面改造及景观提升等项目。不断改善交通条件全速推进遂江公路湖山段新湖山大桥建设,完成乌溪江大桥、大溪边及黄泥岭交通码头、水上救助指挥中心、建洋道路等项目建成投资1100万元的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受益面积6000亩。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成垃圾分类站、资源化处理站、智能回收超市等66个。注重挖掘地方特色、传承乡风文脉、丰富文体活动,完成4个村村级活动场所和5个村文化礼堂建设。在全县率先建成5G基站,让通讯网络更加快捷加快推进医共体湖山分院扩建工程、湖山中心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等民生项目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提升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情境乡村打造,全面实施福罗淤村历史文化村、姚岭村传统村落、美丽宜居示范村等项目建设。“湖光山色”风景线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风景线红星坪村获评丽水市首批生态价值实现示范村。深入实施“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等各大专项行动,拆除“一户多宅”房屋2824.43万平方米。仙侠湖库面整治行动,拆除网箱20万平方米、浮排8500平方米、三无船只142艘。充分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完成建设用地复垦95,土地整治面积2368亩。高标准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顺利通过“基本无违建”乡镇创建考核验收成功入选2021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倡导和谐乡风。依托“文化+”为乡风建设注入新动能,大力支持躬耕书院发展乡村音乐文化,躬耕书院国际音乐研学基地入选2020年丽水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实施“两进两回”工作机制,成立湖山乡乡贤联谊会,引导乡贤回馈家乡、反哺家乡。全域铺开信用乡村建设,落实信用积分制度,推动乡风文明显著提升,五年来全乡获评2个国家级模范人物、3个省级模范人物、1个市级劳模

(四)我们聚焦“湖山速度”,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提升政府效能。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扎实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试点工作,建成“天工之城”数字绿谷服务中心,上线涉企民政、社保医保、卫健、残联等便民及综合治理事项办理1395项。进一步规范属地管理、部门力量下沉、推平行政界沟,推进“1+7+X”工作模式,综合执法事项229项,有效破解执法难问题。加快推广应用县级基层治理“一件事”多跨场景应用,20个“一件事”总计收集事项113条,均在3日内闭环处置到位,政府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全面提升。

提升队伍素质。制订出台《湖山乡2021年干部“战斗力指数”数字化考核办法》,让干部考核更加精准透明。注重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创新开展导师帮扶制度,定期举办年轻干部读书会、湖山讲坛等活动让干部在重点项目、驻村培养、政策处理中历练成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出台《湖山乡加快清廉村居建设打造天工之城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常态化问责。五年来,全乡共开展各类监督检查148次,发现并督促落实整改问题218个,其中开展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2个。

提升治理水平。稳步推进平安建设,严守安全底线,五年来累计排查整改安全生产、道路消防、食品安全隐患192项。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做好公共安全事故、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工作,转移安置群众1460余人次。不断强化源头治理,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84起,处置信访案件416起,圆满完成各个重点时段安保维稳任务。人民武装工作不断增强,五年来输送入伍青年19名,慰问现役军人家属、重点优抚对象、退役军人等1532人次。坚持疫情防控紧抓不懈,扎紧扎实“精密智控+全员自控”网按照“按人户销号、按网格清零”原则,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完成常住人口疫苗接种1.2万人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主要预期目标是:保持工农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以上、旅游经营收入同比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以上,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个方面工作:

(一)以三创融合为核心,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做强数字经济。坚持市场化导向推进“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建设,培育发展软件开发、数字应用、数字服务、创意设计、文艺创作等产业,建成HOLOVIS数字文创、晶盛星河软件、仙侠湖水上运动中心等项目。加快创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经济实体企业突破300家,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限上)企业15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加快产业转型。积极培育体验式、参与性、场景化旅游新业态,加快培育艺术文创、高端商务等旅游产品,开发沉浸式体验场景,新增上林山舍、霞斐里、蜗、奢野、悬崖酒店等精品民宿5家。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直播经济”“网红经济”“宅经济”。

(二)以招商引资为牵引,全面加快项目落地成效

紧盯投资推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和奖惩办法,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全面推进“天工之城”湖山区块64个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压实项目投资,提高项目质量,以“湖山速度2.0”确保各项目无障碍施工。

紧盯招商引项目。紧盯数字产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的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依托阿里云创新中心、网易联合创新中心,带动科创、文创类企业入驻,助力实现“天工之城”产值10亿元以上,增加税收1亿元以上。

(三)以增强服务为抓手,全面推动市场主体培育

推动政企合作一体发展。常态化开展“三服务”,落实《天工之城企业、项目帮扶机制》,对78个入驻企业、项目提供一对一服务,全方位贯宣政策、全过程纾解困难、全要素精准服务。不断释放“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效能,为市场主体发展排忧解难。进一步发挥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创新支持中心作用。

推动市场主体活力迸发。进一步完善支持创业创新创造政策体系,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不断拓展重大项目融资渠道。摸清辖区内工业、商贸和服务业等小微企业现状,分类建立“一企一策”培育台账,大力实施“小升规”、“个转企”工程,做大做强经济单元,指导帮助企业升规入库,力争实现10家企业上规。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