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今日遂昌 >> 最新动态
乡风乡韵焕发时代光彩
看遂昌艺术与乡村的双赢实践
时间:2024-11-26 08:14:48 来源:遂昌县新闻网 作者: 赵乾谷
字体大小: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于错落有致的民房间寻一处落座之地,入眼的是古朴干净的街道和充满年代感的小巷……日前,我县濂竹乡又迎来了湖州师范学院30人的写生团队。近一周的采风时间里,他们纷纷表示强化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直接感知,连画作都变得生动、细致,充满了个人的情感和创造力。

“今年来,我们已接待写生采风师生、艺术家6000余人次,间接产生经济效益超过90万元,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写生经济’赋能山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濂竹乡党委副书记郑斌华表示,近年来,以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打造为契机,他们扎实推动花园数字乡村、美丽宜居、乡村旅舍等项目建设,累计与近30家院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如今,濂竹乡已成为浙江省唯一与省美术家协会挂牌签约的乡镇级写生基地。

乡村与艺术珠联璧合,焕发生机。濂竹乡的精彩蝶变只是遂昌深入推进“艺术乡建”,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的一个缩影。立足地域文化基础,近年来,我县始终将“艺术乡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探索“艺术乡建”新载体、新模式、新融合,不断以文艺因子美化乡村环境,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努力推动精神富有和物质富裕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围绕‘标准化建设试点’‘特色品牌打造’‘文艺名家深扎’等方面,遂昌各地纷纷落实相关举措。期间,县里也同步向各乡镇(街道)输送文化特派员,协助参与指导‘艺术乡建’工作,做到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润村。”遂昌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更多点缀平昌大地的“文艺之光”连点成线,遂昌“艺术乡建”正从“找跑道、上跑道”向“对准跑道、加速奔跑”转变。

作为首批市级艺术特色示范村,湖山乡黄泥岭村成功凭借“音乐”二字撬动了山村“二次开发”。2009年,龙井草堂在黄泥岭村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躬耕书院,吸引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音乐总监、《我和你》词曲作者陈其钢,古琴演奏家陈雷激和指挥家陈琳等人在此聚首。紧接着,一个以普及音乐教育为宗旨的公益教育项目——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正式诞生,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插上了音乐翅膀。

“十年多来,400多名遂昌孩子免费接受了一流、专业的音乐教育,还先后登上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第19届杭州亚运会等大型舞台,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躬耕书院授课老师兼“管家”朱引锋说,随着“音乐筑梦班”名声鹊起、“原创遂昌”品牌被持续擦亮,黄泥岭村愈发成为一众音乐人的向往之地,滋养了诸多尊重艺术、推崇艺术的纯真心灵,更成为培养音乐大师的一片沃土。

依托古村的保护和活化利用,焦滩乡独山村这一小山村同样集聚了“大人气”。乘“艺术乡建”之风,近年来,独山村积极开展跨区联建,接连引进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各高校师生等前来研学参访和艺术创作,并联合他们围绕保护独山、打开独山、发展独山等进行了一系列规划、改造,不断为千年古村增添靓丽色彩。

“今年来,我们已吸引3万余人次前来研学、游玩。以省级对台交流基地创建工作在独山全面启动为契机,我们还精心筹备开展了两岸青年独山艺术创作营活动,进一步加深美育实践,浓厚两岸情谊。”焦滩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着眼未来,他们将在留存好多元文化和历史古迹的同时,继续做好转化文章,盘活更多闲置资源,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将文化底蕴真正转化为“真金白银”。

龙洋乡西滩村以“茶园武术”为亮点构建“农文体康”四位一体生态旅游圈;西畈乡举淤口村以版画传承镌刻美好生活;三仁畲族乡好川村切准“文化之脉”,深耕畲乡风情……在我县,类似的有益实践不胜枚举,不仅推动了乡村文明和谐、美丽宜居,更在强村富民上发挥了显著功效。据悉,接下来,我县将更加注重以艺术介入乡土文化,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辨识度的“艺术乡建”成果,为和美共富现代化遂昌家园的加快建设持续蓄势聚能。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