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0号提案答复
叶璐、程红委员:
您们在遂昌县政协第十届第三次会议上反映的《关于发展我县夜经济的建议》已收悉。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关于促进夜间经济发展,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的建议非常好,非常感谢您对我县文旅体工作的关心。现就落实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夜经济”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城市活力系数的风向标。2023年遂昌县成功获评夜间经济培育城市,在培育过程中,遂昌县以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和服务民生为导向,围绕“布局合理、业态丰富、氛围活跃、环境优良”的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具有小而精的高品质夜间经济直播商圈,精准发力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并取得了明显实效。
近年来,县文广旅体局依托“金山林海 仙县遂昌”县域文旅IP,整合县城夜市市集、文艺演出、景区景点、美宿美食等资源,通过官方新媒体矩阵、网红达人平台、客源市场推介会等渠道,创新输出涵盖夜游、夜购、夜食、夜娱、夜阅、夜秀等多形式的夜间文旅“沉浸式”玩法。同时,依托凯兴广场商圈和区域集聚特征,串联园丁路、凯恩路、上南门路等主要街道,重点初步构建“餐、饮、游、购、文、娱”融合体验的一体化消费场景。利用凯兴广场现有摊位资源,策划包装夜市市集,成功向上申报“秀山丽水·仙县遂昌”文旅市集(凯兴广场夜间市集),打造本地市集“金字招牌”。
二、下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优化夜经济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夜间经济,针对城市更新、城区狭小等客观情况,统筹考虑经营模式、商户类别和经营环境等因素,科学布局,取缔或者迁移部分点位,根据实际需求谋划疏导点位。同时,鼓励商圈有实力的商户以网络直播等形式进军线上市场,打破居民消费场所限制,繁荣居民在家“云消费”。
二是进一步完善夜经济配套服务。完善夜间交通、停车等配套措施,缓解商业空间拥挤、车辆泊位不足等问题,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夜间出行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商业街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强商圈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功能,针对性改进夜间消费环境。
三是进一步强化夜经济监督管理。针对夜市摊贩,统一登记在册,发放占道证、划定区域专门摆放,从源头上遏制夜市场所乱摆放行为。定期开展“人”“证”核查,确保一摊一证、人证一致,常态化规范检查,确保夜市经营规范、有序。同时,加大管理服务,提升疏导点的规范经营,如办摊位证时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引导摊贩购买有特色的餐车、检查督促摊位卫生清理等,对不按规定经营的摊位或长期未经营的摊位取消摊位资格。
四是进一步塑造夜经济品牌形象。持续策划包装遂昌夜市市集,在成功申报“秀山丽水·仙县遂昌”文旅市集(凯兴广场夜间市集)的基础上,打造更多市集IP,建立城市地标。同时,在人流密集景区、市集、露营基地等场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文艺赋美活动,持续开展寻梦《牡丹亭》实景演出,强化“观赏+互动”,让夜经济的体验感、仪式感和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激发更多消费热点。此外,进一步引入有品牌的餐饮、娱乐业态,满足居民高端消费需求,提升夜购吸引力。
五是进一步创新夜经济营销推广。结合现有的夜经济资源,深挖凯兴广场夜市、青邻里夜市、东桥路夜市等不同空间区块夜市经济特色,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矩阵平台,国家级、省市级官方媒体平台,通过图文资讯、视频拍摄等手段持续输出展现遂昌地方风情夜间游玩攻略;线下在重点客源市场开展文旅推介会,以多元的方式向本地市民及外地游客提供多样化、及时性夜间消费资讯,带动遂昌夜市经济消费。
下步,县文广旅体局将协同相关部门,改善夜经济消费环境,做好品牌创建,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全力以赴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多样、规范有序的夜经济消费品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文旅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您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朱毓婕;联系电话:0578—8521672。
遂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7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