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申请公开

  • ·依申请公开有关事项
  • ·书面申请
  • ·网上申请
  • 信件查询

    查询编号: 查询密码:

遂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弘扬和挖掘“好川文化”的议案的答复

遂文广旅体发〔2024〕35号
生成时间:2024-08-09 17:17:58 发布机构:遂昌县文广旅体局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周根保代表

《关于进一步弘扬和挖掘“好川文化”的议案》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分析,现将议案答复如下:

一、好川文化的分布情况

根据现有考古发掘资料,好川文化已发掘的遗址分布主要由:瓯江流域的遂昌好川遗址、云和显圣湾遗址、缙云陇东遗址、温州曹湾山遗址、温州屿儿山遗址,闽江流域的庆元小熊山遗址、福建浦城龙头山遗址、钱塘江流域的江山山崖尾遗址、椒江流域的台州仙居下汤遗址、江西信江-鄱阳湖流域的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等等。

二、浙西南地区好川文化遗址的系统调查及发掘

2021年以来,在浙西南区域系统调查中发现先秦时期遗址320余处,其中好川50处、夏商220处和西周遗址100处。近年陆续发掘云和显圣湾、莲都岚山头和庆元小熊山遗址。显圣湾面积13万㎡,发现好川文化贵族墓地,发现墓葬30座、随葬品500件,M8和M23墓坑达24㎡和22㎡,是中国史前面积最大的两座墓葬。岚山头面积10万㎡,发现好川、夏商和西周的“三叠层”,清理好川文化房址、灰坑等遗迹及墓葬7座,出土随葬品103件。小熊山面积1.7万㎡,发现好川文化贵族墓地,发现墓葬21座、随葬品460件,5座大墓面积16-20㎡,清理灰坑等20座。此次调查和发掘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好川文化分布范围、聚落形态、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

2005年遂昌县好川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三、现有成效

(一)稳步推进好川遗址公园建设

2020年来,先后投入684万元用于好川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编制、平安工程实施、遗址保护、项目建设等方面工作,尤其是2023年投入470万元用于好川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一期(环境整治)工程建设。2023年完成《遂昌县好川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遂昌县好川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一期(环境整治)工程》方案编制,并启动一期项目建设好川遗址环境整治项目列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项目计划。启动编制《遂昌县好川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总体方案》县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遂昌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弘扬和传承好川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出台《好川遗址保护管理办法》,为公园建设提供政策支撑

(二)加强好川文化宣传

一是强化文化标识2006年在牡丹亭路建设完成好川公园,对好川出土的代表性器物进行复制模拟展示县政府在平昌广场建设中,将好川出土器物采用浮雕形式进行展示;2017年县政府与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共同举办好川文化发掘2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邀请到了严文明、李伯谦等省内外考古专家学者60余名,期间专家以好川文化作为一个时代类型予以明确;2024年新年期间推出好川文化微信表情包。二是邀请专家建言献策先后邀请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省文物考古所、温州市文物考古所等专家考察遂昌好川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在考古勘探、聚落区和作坊区的考古调查等方面建言献策,并在发掘好川遗址的价值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三是强化好川文化对外交流2021年12月,在丽水“万年处州展”活动中,84件好川出土器物在市博物馆展出。2023年8月,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开馆并开放好川文化入选“浙江万年人文历史百件大事记”,并在之江馆区《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中进行展示

(三)强化队伍建设

2023年5月遂昌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增加遂昌县文保所编制,成立遂昌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加挂遂昌县博物馆牌子), 将文保所原3名编制增加到7名编制,负责遂昌县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

四、下步工作

(一)讲好“好川文化”故事,加强好川遗址发掘成果展示

一是组织研究人员对遂昌好川先民从何处而来,后又去何处,对当时的生活环境、民俗风情和建筑形态开展研究,形成综合性宣传材料,于9月底左右在国家级媒体上刊登报道,同时利用10个以上的省市县传统媒体平台以及新媒体平台进行矩阵宣传推广,让全国人民去了解发生在遂昌的这段远古生动的历史,去聆听这段历史人文故事,搭建起社会对“好川文化”的最直观感悟。二是借助博物馆平台做好陈列展示。当前遂昌县博物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博物馆展厅面积共计4918平方米,其中内设好川文化专题展厅,面积为935平方米。同时,利用岭头岗原有夯土房建筑改造为好川遗址陈列展示馆,展馆内拟通过展板、文物(仿制品)陈列、多媒体展示等多元的展陈方式,对好川墓葬群及好川文化进行系统介绍。博物馆和陈列展示馆的建成开放,将进一步展示好川遗址的发掘成果,更好地让群众走进好川、感受好川、了解好川。

(二)上好“好川文化”一堂课,加深好川考古工作和学术研究

好川遗址遗存格局尚未探明,目前基本确认好川遗址的墓葬区分布范围,但后续考古工作尚未开展,尤其好川遗址的聚落区和作坊区尚未发现。下步,我们将加强与省文物局、省考古所、市文保所的对接,对岭头岗周边的岗地和坡地等地进行重点调查勘探,争取有新的考古成果。同时,还将进行好川文化的课题研究,尤其是在区域文化交流、好川先民的流布和迁徙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力争形成较好的学术成果,之后将对接教育部门做好“好川文化”进校园活动、“好川文化”研学项目。

(三)加快实施好川遗址保护工程

遂昌县好川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总体方案》初稿已经完成,并报送至省文物局论证评审。总体方案将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主要是周边环境整治及夯土房展陈工程,目前方案已编制完成,目前已启动一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主要是遗址本体保护、防护工程,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遗址展示工程和历史环境修复工程,拟于2025年至2027年完成实施。适时启动三期工程建设,主要是文保中心建设、好川村环境整治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工程,实现环境、设施等大提升。

(四)加大好川文化宣传力度

策划推出宣传推广好川文化的栏目、节目,全方位做好好川文化及遗址保护开发相关动态新闻的宣传报道,着力提升好川文化的品牌力、影响力、美誉度,鼓励媒体策划专家访谈、考古直播、录制考古文化短视频等方式,丰富融媒宣传手段。加强与省考古所联系和支持,联合福建浦城、温州市、台州仙居、江山市以及缙云县对好川文化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举办好川文化出土文物联展,进一步推广好川文化的群众认知度。

(五)强各类要素保障

一是落实2023年度省发改委470万补助资金,开展好川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一期(环境整治) 工程,其中项目包括针对考古遗址现场模拟展示、考古遗址现 场标识展示、遗址公园步行栈道系统建设、遗址公园环境及遗存标识解说系统等,一期项目预计在2024年8底基本完成。二是加强部门合作。邀请好川遗址发掘领队王海明(原省考古所副所长)为《遂昌县好川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总体方案设计》的编制出谋划策,并根据好川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需求,适时再一次启动好川遗址考古调查工作全面探寻生活区域的位置。 

遂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89

 


附件:
附件: